这本书在我床头柜上置放的时间超过一个月了,到今天才看完。读此书的目的,一来是增广见闻,想对当前红透大半边天的网络经济有点系统了解,同时也与自己从事的研究工作有点干系,只有深入了解网络平台的运作机理,才能搭建数字经济的核算框架。因为拖得时间有点久,故而今天看...
评分作者是研究多边平台的学者。看过书才知道201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法国学者让·梯若尔,获奖的原因之一是对多边平台的研究。 全书300页,最后60页是注释。书中的信息与观点尽量给出出处,是比较严谨的学者的风格。 英文原版成稿于2015年年底,出版于2016年。书中内容还不算...
评分这本书在我床头柜上置放的时间超过一个月了,到今天才看完。读此书的目的,一来是增广见闻,想对当前红透大半边天的网络经济有点系统了解,同时也与自己从事的研究工作有点干系,只有深入了解网络平台的运作机理,才能搭建数字经济的核算框架。因为拖得时间有点久,故而今天看...
评分作者是研究多边平台的学者。看过书才知道201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法国学者让·梯若尔,获奖的原因之一是对多边平台的研究。 全书300页,最后60页是注释。书中的信息与观点尽量给出出处,是比较严谨的学者的风格。 英文原版成稿于2015年年底,出版于2016年。书中内容还不算...
评分这本书在我床头柜上置放的时间超过一个月了,到今天才看完。读此书的目的,一来是增广见闻,想对当前红透大半边天的网络经济有点系统了解,同时也与自己从事的研究工作有点干系,只有深入了解网络平台的运作机理,才能搭建数字经济的核算框架。因为拖得时间有点久,故而今天看...
与平台革命,中间人经济等类似,讲述的都是当前最风口,讲起来最简单,做起来最难的多边平台。书中澄清的单边网络效应以及平台型巨头很多也是单边平台,让人能多一些思考,什么策略是对的。
评分假如把商业看成一场耕作,以往的商业扩张,是寻找最肥沃的土地和长得最好的农作物,然后开始一轮轮的收割,也就是找到最有价值的客户,提供一个商品或者服务,来获得收益。而多边平台的扩张,不是寻找更肥沃的土壤,而是创造土壤本身。它不断地扩张边界,让越来越多的人卷入协作,然后在实时的互动中,不断地发掘利益。比如淘宝,就建立了一种新型协作,把商家、客户、物流等很多环节囊括进来。
评分提供了很多事实,但就关键原理没有点透,很有点隔靴搔痒的感觉。总体来看最重要的是一个认识平台的问题框架:1)针对目标市场,采用平台模式能够减小什么成本、提高什么效率、创造什么价值;2)平台如何点燃成长引擎、实现供需两方的增长循环,达到关键规模(两步走还是迂回?);3)平台如何进行机制设计,保证双方持续互动;4)平台如何设计价格体系,如何确定补贴方和收费方;5)平台如何构建自己的生态系统,是否基于商业化等原因将平台分解为多个双边平台;6)平台治理,如何制定规则。最有启发、值得跟踪的案例是塞班的没落和同期谷歌如何打造安卓。
评分提供了很多事实,但就关键原理没有点透,很有点隔靴搔痒的感觉。总体来看最重要的是一个认识平台的问题框架:1)针对目标市场,采用平台模式能够减小什么成本、提高什么效率、创造什么价值;2)平台如何点燃成长引擎、实现供需两方的增长循环,达到关键规模(两步走还是迂回?);3)平台如何进行机制设计,保证双方持续互动;4)平台如何设计价格体系,如何确定补贴方和收费方;5)平台如何构建自己的生态系统,是否基于商业化等原因将平台分解为多个双边平台;6)平台治理,如何制定规则。最有启发、值得跟踪的案例是塞班的没落和同期谷歌如何打造安卓。
评分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多边平台并不是一个互联网造就的新事物,它已经存在了几千年。这几千年里,它遵循着一个不变的核心价值,就是歼灭阻力。找到关键阻力,是多边平台做成的关键,而决定多边平台能不能做强的,是它能否达到关键规模。具体来说要做到两点:第一是找到增长逻辑,解决蛋鸡难题;第二是活用数据,建立反馈闭环。多边平台的崛起,改变了商业扩张的方式。假如把商业看成一场耕作,以往的商业扩张,是寻找最肥沃的土地和长得最好的农作物,然后开始一轮轮的收割,而多边平台的扩张,不是寻找更肥沃的土壤,而是创造土壤本身。多边平台改变了竞争的定义,竞争对手不再仅仅是对立面,他可能就是你的未来。多边平台改变了商业世界的基础地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