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腔

花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李洱
出品人:
页数:483
译者:
出版时间:2017-12
价格:49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163809
丛书系列:李洱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中国文学
  • 小说
  • 记录
  • 艺术
  • 绿鲤鱼与绿驴
  • 电子书站
  • 李洱
  • 政治
  • 爱情
  • 都市
  • 女性
  • 成长
  • 情感
  • 婚恋
  • 生活
  • 小说
  • 言情
  • 治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长篇小说《花腔》以寻找主人公葛任为基本线索,以破解葛任的生死之谜为结构中心,描写了葛任短短一生的生活境遇、政治追求及爱情经历,讲述了个人在历史动荡中的命运。

小说的最大特色是以三个当事人的口述和大量的引文来完成叙事。书中众多的人物性情不同、身份各异,以不同的腔调来叙述这桩历史谜案,显得意味深长,引发我们对历史与现实、真实与虚构、记忆与遗忘、饶舌与缄默等诸种生存状态的体验和思考。

作者简介

李洱,男,1966年生于河南济源,198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曾在高校任教多年,后为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兼任《莽原》杂志副主编,现任职于中国现代文学馆。当代中国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始终坚持知识分子写作立场,百科全书式描写巨变的中国。著作有《导师死了》《现场》《午后的诗学》《遗忘》等中短篇小说,《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等长篇小说。《花腔》2002年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2010年被评为三十年(1979-2009)中国十佳长篇小说。曾获第三、第四届“大家文学奖”(荣誉奖)、首届“二十一世纪鼎钧双年文学奖”。长篇小说《应物兄》则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作品被译成德语、意大利语、法语、英语、韩语、日语、西班牙语等多种文字。

目录信息

自序
卷首语
第一部有甚说甚
消息
二里岗战斗的常识
毛驴茨基
与田汗拉家常
早产儿
葛任家谱
帽子戏法
李有源之子
张家口
白圣韬的丈人
诗朗诵
谁曾经是我
鼻出血
粪便学
菩萨心肠
东方的盛典
二人行
雪泥鸿爪
上一次远行
忧郁斯基
易子而食
梅苏膏(哥)
屎白疗伤
大宝
活口不留
白圣韬的结局
第二部喜鹊唱枝头
喜鹊唱枝头
劳改队
歌乐山
蚕豆花
命令
东方红
奔丧
父亲之死
革命友谊
初恋
葛任赴日
大贞丸号
黄鼠狼给鸡拜年
显微镜
蚕豆乖,乖蚕豆
行走的影子
杨凤良
关于杨凤良
密电
一个谜案的揭晓
盼星星,盼月亮
山花烂漫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
宗布的大荒山之行
白圣韬又被吊了起来
慢性腹泻
白圣韬见到了葛任
透明,轻盈,排红
杨凤良之死
邱爱华
葛任却没有走
真诚的痛恨
马缰绳
阿庆之死
第三部OK,彼此彼此
我是来还愿的
一点说明
忘掉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南陈北李
忘掉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续)
希望小学
晕船
交通线
第一夜
剧团
葛任劝我走
好一朵茉莉花
胡安之死
历史诗学
每天都有人头发变白
关于阿庆的一点补充
狗的哲学
巴士底病毒
扁桃体发炎
万物为刍狗
谈诗论道
徐玉升与《逸经》
组阁
杨凤良的后人
一箭双雕
对邱爱华之死的补充
迷雾中的冰莹
费朗的记述
屁股擦干净
张奚若
川井寻兄
七福神与喜鹊宴
调查研究
我成为我的开端
阿庆的工作汇报
真实就是虚幻?
白圣韬
西官庄邮局
循序渐进
姑祖母的顾虑
劝降
小休息,大休息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尾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以前在苏州的时候,有一家很大的买D版的商城,底楼是卖书,二楼卖影像。说它卖D版其实并不准确,里面鱼龙混杂什么勾当都有,只能说是疑似D版。进了大门往左走到尽头有一个书摊,至少光看它书架上的五花八门就叫人喜欢了。我是这里的常客,只不过奈何当时囊中羞涩,虽长来长...  

评分

评分

读到一本好书,其实是不需要写评论的,就好像出门旅行,见了一圈美景回来,也觉得赞叹之外,无话可说。《花腔》是这两年我看到的很好的作品之一。但是因为题材、文体和我平时的兴趣有一定距离,也一直没想到说什么。 《花腔》写的是建国前的事。环绕投笔从戎的共产党人葛任的生...  

评分

评分

《花腔》里,人人都在讲话,唯独葛任一言不发。当然,他已经死了。盖棺定论,给历史评价,这是国人自古相传的欲望与冲动。 读这本书,突然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厌恶。(当然,不是因为作者的写作的失败——这恰恰说明,作者的写作是成功的。)我的厌恶在于,这些自称“从不耍花腔”...  

用户评价

评分

意外有人说这本难读。一开始对土味叙事口吻不屑一顾,却越来越卷进人物之间的关系,虚实,需要时不时推倒之前的结论。慢慢发现不同派别所使用的话术却大相径庭,也许是在后来统一叙事的历史中同化了。有点意外能出版,虽然很多现象略微是隔靴搔痒,带着轻佻的口吻揭示出来,比如传销比如老年骚扰,但戏虐地混淆历史,与鲁迅毛攀亲戚…虽然知道是小说但是还是忍不住搜了几个人物看看是不是确有其事。通过这样的口述集合,我们想发现什么呢?人人都花言巧语,打开天窗说亮话个人就不会死,为自己个人利益说话,而不是揣测上级想法,恶意中伤平级去人格化下级,个人就不会死。批判了一时期中国人关于爱(强制性,拉下葬)的误读,对历史传统的不尊重、遗忘、改写,毫无个人道德观念。个人存在吗。

评分

下大功夫的小说。记忆力欠缺阅读者不友好。结构细,文本体式多,虚实间踩出了空当,模拟历史叙述的多层与含糊,但文学性收束地很克制。《谁曾经是我》绝对精品,但葛任似乎在诗的气质后散开了,三种口述要达成内在分明也是很难的。

评分

不是它不好,可能是我不配吧,真的读不下去,读了三分之一感觉读了三个月那么久。

评分

看完这本被陈独秀圈粉是怎么回事

评分

借三位讲述人之口,正文与副本相辅,勾勒出未出场的主人公“葛任”短暂波折的一生,时代裹挟下的个人如浮萍般飘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