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对市场、投资者行为的全新的、划时代的阐述。
半个美国都投资于股市,但是经济学家和行为经济学家还在争吵不休:经典经济理论认为投资者是理性和有效率的,行为经济学家却认为人都是非理性和低效率的,这也是经济泡沫、经济崩溃和金融危机频发的原因。这是经济学方面最重要和最大的分歧之一,这也是为什么对投资管理和金融管制到底有没有用,各界有不同的看法。
世界金融工程学知名学者罗闻全,就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金融市场理论——适应性市场假说,他认为理性和非理性并存。
罗闻全是较早将神经科学、进化和计量经济学结合在一起来研究金融的经济学家,他综合利用神经科学、进化论和计量经济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知识,揭示出至今为止的经济学基础理论——有效市场假说并不能概括全局。当市场动荡,投资者依据本能做出反应,为其他人留下了获利空间。适应性市场假说诠释了,金融进化是如何以思想的速度塑造人们和市场的,这也是投资者和市场在稳定和危机、获利和亏损、创新和监管之间摇摆的根本原因。
这本书包括了诸多领域的丰富故事,以市场的效率起源和失败历程为起点,阐述了投资者行为的核心原因,并最终落到实际:对冲基金是怎么成为“金融的加拉帕戈斯群岛”的,2008年金融危机的真相为何,以及我们应如何避免引发下一场危机。
罗闻全对经济学理论的挑战、对市场现实的剖析,值得每位关心财富涨落、全球局势变化的读者深思。
罗闻全(Andrew W. Lo)
美国MIT斯隆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MIT金融工程中心主任,生物金融学创始人,对冲基金Alpha Simplex Group的创立者兼合伙人。致力于从生物学进化论解释人类行为选择。
他很著名的贡献包括:于1988年提出方差比检验,并实证地指出股价即使对于广义的随机游走假设而言也是不满足的;指出金融学中的经典教条——有效市场假说是不成立的,并提出了适应性市场假说;开创了生物金融学;发展了马科维茨的均值—方差分析框架,提出了均值—方差—流动性分析框架等。
因为朋友推荐,以及亚马逊上评价还算不错,于是找来看了看 挺失望的 如果你看过Misbehaving (行为经济学),A Man for All Markets (对冲基金), Skin in the Game (风险、非理性行为与survival的关系) 能从这本书里面学到的东西会非常的少 另一方面,书中花了相当篇幅介绍神经科...
评分从西方经济学体系开始建立,市场就一直高傲地在那里,任各路专家、各路商人、各路散民研究探索,有时给人类很大自信,有时给人类重重一击。数字、逻辑、心理,对市场的解读似乎都对,又似乎都不准。有效市场和理性经济人假说都知道是绝对情况,但丝毫不影响经济学家们用模型算...
评分作者是专业学者。全书是作者的专业理论的科普,内容涉及到心理学、进化论、金融等多个学科,几乎没有公式,有一些专业的图表。篇幅较长,有43万字,正文355页,注释与引用60页。信息浓度比较高。在经管类畅销书中算是比较烧脑的作品了。 作者在学术界提出了“适应性市场假说”...
评分书只看了一小半,看到了一些批评的声音,一些看法,权做讨论。 应该是基于我们传统的思维习惯,我们国人在看书的时候比较执迷于一套闭合的体系:逻辑严密,框架规整,也即偏好于一套自圆其说、充分自洽的理论,放之四海皆准,更优。因此很多读老外书的人常常大失所望,因为老外...
评分尽管有诸多反例和不完美,有效市场假说在经济学中的老大地位还是没有被人轻易撼动。行为主人者攻击道:“有效市场假说中的“理性人”只能是存在于有效市场学派脑子里,现实世界根本没有人真正做到那样的理性,因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人们情绪失控下做出的糟糕决策,甚至我们自己...
之前读过英文版,又把中文版读了一遍
评分书评有核心内容笔记,读过就不用读这本书了。想法还是有启发的。
评分适应性市场假说实际上采用了二元选择模型糅合了有效市场假说和行为金融学,并从生物进化学,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等方面去解释市场,即金融体系不是物理或机械的系统,而是生态系统——一个相互依赖的物种组成的集合,所有人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为生存和繁殖而奋斗。其中最有启发的章节是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评分之前读过英文版,又把中文版读了一遍
评分能把握住的只有“环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