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的兴亡(上中下)

第三帝国的兴亡(上中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世界知识出版社
作者:[美] 威廉·夏伊勒
出品人:
页数:1815
译者:董乐山
出版时间:1996-4
价格:8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120753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二战
  • 德国
  • 第三帝国的兴亡
  • 纳粹
  • 德国历史
  • 战争
  • 军事
  • 第三帝国 历史 兴亡 二战 德国 历史书 上世纪 战争 历史研究 二战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想到德国人民,我常常不免黯然神伤,他们作为个人来说,个个可贵,作为整体来说,却又那么可怜……在第三帝国短促的生命的前半期,作者曾在那里生活过,亲眼看到希特勒是怎样巩固他作为这一伟大而茫然不知所从的民族的独裁者的权力,后来又怎样引导这一民族走向战争和进行征服的。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前言
第一编 阿道夫·希特勒的崛起
第一章 第三帝国的诞生
第三章 纳粹党的诞生
第三章 凡尔赛、魏玛和啤酒馆政变
第四章 希特勒的思想和第三帝国的根源
第二编 胜利和巩固
第五章 取得政权的道路:1925-1931年
第六章 共和国的末日:1931-1933年
第七章 德国的纳粹化:1933-1934年
第八章 第三帝国的生活:1933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在电纸书上翻了两千页,终于看完了这部大部头的著作。感想还是挺多的,本书基本上给我们普及了一下二战时,还能回想起初中女历史老师利用周末补课给我们讲述了波澜壮阔二战史的那个下午,当时完全是站在苏联的角度上,听到德国战败就兴奋。但是从这本书来看,因为充分了解希特...  

评分

小说是现实世界的折射,而现实世界有时会比小说还要光怪离奇。      纳粹建立起来的第三帝国和二战,本身就比小说还要小说。      我并不是不知道二战是怎么一回事,但在国内的时候,接触的关于二战的方面,多是日本在亚洲的侵略,来澳洲后又了解了澳洲与二战的关...  

评分

《第三帝国的兴亡》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相对兴盛时期,用战争可以实现霸权,也可以推动科技的发展; 2、希特勒的“社会主义”模式证明:计划经济可以推动社会进步,也会毁灭一个理想社会; 3、当权者的性格弱点是毁灭一个国家的重要因素; 4、德意志民族...  

评分

首先,这本书应当是喜欢研究二战和第三帝国的人的必读书。 本书的特点在于: (1)主要的内容集中于战前的历史进程,主要是希特勒上台前后德国的政治情况以及上台后德国社会的一些变化,介绍的比较详细。但作者离开德国后的部分感觉以道听途说居多。不是说就是假的,但是很多地...  

评分

在柏林已被封锁,帝国已经逃脱不了陷落的命运时,依旧有无数优秀的德意志子弟执着地从机舱跳向已经变成地狱的柏林,宁愿与他们的国家共存亡,为什么?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用无数详尽的数据和事实说明,国家的经济和国家的霸权相辅相成。他叹服于英国在这方面的成功...

用户评价

评分

其兴也勃焉 其亡也忽焉

评分

兴的部分比亡的部分更出彩,前半部有大量作者的亲眼见闻,后半部就更多的是普通史家的各种推论了。现在批评德国人投票给纳粹成了一种政治正确,但这个事实的前提条件更重要:纳粹是一个合法的、可以被选举的政党。要么定好法规约束人性,要么要求所有人都当圣母高道德理客中,而我,更相信前一种方法。

评分

记者式书写历史,坐什么车,由哪个官邸去哪个部门,都说得很清楚。构建世界观可以参考的一本书。点很多。简要的:1.人的斗争潜力不要低估,不可轻玩。内外交互之中的逻辑和立场判断很复杂。2. 人需要一个崇高来贡献自己。这是一个可行的做法。但显学之后会引发反感 3. 国家不可被当成企业来玩。 4. 人类在互相压迫互相不满互相竞争中走向发展和未来的文明。 5. 人民群众历来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各国都是例外主义的温床。 6.一代代新生的力量是各种不满和不成熟的原动力,也是历史总是会重演的原因。 7. 搞斗争,不如搞建设,互相满足彼此,放大所有人的欲望的满足程度,缩短实现过程,做现代化的资本主义。

评分

第二次读了,还是没读完,这是为什么

评分

引人入胜,不过作者有一种愚蠢的门第之见,嘲笑希特勒的出身,显得自己很愚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