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文化间的比赛

东亚文化间的比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编
出品人:
页数:319
译者:
出版时间:2019-1
价格:9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1133066
丛书系列:复旦文史专刊
图书标签:
  • 东亚史
  • 东亚
  • 明清史
  • 日本
  • 朝鲜
  • 历史
  • 明代
  • 2019
  • 东亚文化
  • 比赛
  • 文化交流
  • 传统习俗
  • 历史背景
  • 社会互动
  • 艺术表现
  • 地域差异
  • 文化融合
  • 相互影响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朝鲜王朝时代,朝鲜向日本派遣了多达数十次的通信使团,这些使团除了身负政治和外交的使命外,还以中国文化为媒介,与日本进行文化上的角逐,通过这种“文化间的比赛”,来赢得自我的尊严,也赢得对手的尊重。在朝日之间的这种交流中,现实上的“明清”虽然缺席,但历史上的“中国”却始终在发生影响。因此,在朝鲜通信使文献中,既能够看到日本与朝鲜之间复杂的政治关系,也能够看到中国的文化存在。

本书所收录的中、日、韩三国学者的文章,紧密围绕通信使文献,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了文献中所反映出的15-19世纪东亚的中、日、朝三国,在政治和文化上密切且复杂的关系。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日]关周一:中世派往日本的朝鲜通信使
[韩]韩文钟:朝鲜时代的对日使行和对马岛
段志强:看见现代国家——1876年朝鲜修信使的日本之行
朱莉丽:围绕“己亥东征”的朝日交涉及其背后的明朝因素
黄修志:事大与交邻——丁酉再乱期间中朝围绕《海东诸国纪》展开的书籍外交
张佳:朝鲜通信使礼仪交涉发微——以崇祯丙子、癸未使行为中心
[日]米谷均:1596年度朝鲜通信使的情报收集与日本、朝鲜、明的三国关系
钱云:壬辰倭乱前后的朝鲜通信使录与东亚国际关系
徐凡:故国残梦——壬辰倭乱后的俘虏刷还与道德困境
[韩]河宇凤:朝鲜后期对日通信使行的文化史意义
[韩]具智贤、夏成云:18世纪的通信使笔谈唱和集的状况与交流的变迁
[韩]咸泳大:1711年辛卯使行与 《江关笔谈》——韩日间理性的对话及其条件
王鑫磊:批评与回应:通信使与朝日“文化比赛”
[韩]鲁成焕:朝鲜通信使传入番薯考
[韩]郑恩主:1811年对马岛易地通聘关联绘画研究
邵小龙:圣贤·皇帝·神仙——由朝鲜通信使材料再论徽宗朝的政治文化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前半部分论文很棒,后面实有拼凑之嫌。黄修志老师,韩文钟老师等前面的论文反复读了好多遍,精彩!

评分

前半部分论文很棒,后面实有拼凑之嫌。黄修志老师,韩文钟老师等前面的论文反复读了好多遍,精彩!

评分

在对缺乏朝鲜通信使问题研究的中文学界来说,本书确实是聊胜于无的。选入论文质量参差不齐,原文非中文文本的文章,翻译也是非常令人不爽。而且普遍可以看出,韩国学者注重细节,中国学者缺乏整个文献的把握,反而是日本学者的几篇文章看的不错。而且后面的讲座部分感觉比前面更精彩,好几个问题的提出都很劲爆和耐人寻味,夫马进教授还是那么犀利。 我最后很想知道,邵教授那篇通篇论述宋徽宗的文章是怎么被选进来滴。????,我只是想稍稍告诉一下邵教授,ta为了选进来发表所做出的增改有点明显叻。。。

评分

爱国不能当饭吃。壬辰战争后,被掳到日本的朝鲜人,除了坚守气节的士人,基本都选择留在日本,而不是归国。对于已经融入日本社会的他们来说,归国一方面可以和亲人团聚,另一方面则要放弃现在已有的一切,并面对国内人的歧视。于是,朝鲜使者到日本,几乎带不回任何同胞。

评分

质量参差不齐吧,说实话有的文章真是打着通信使的旗号,有的文章内容也没什么心意老生常谈教材式的论述,韩文钟、徐凡、黄修志等几位学者的文章个人更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