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聖徒、罪犯、受害者的故事。
1.精選歐洲1200—1700年年間的市政記錄、劊子手日記、旁觀者迴憶錄等珍貴史料,帶讀者迴到第一死刑行刑現場,領略“劊子手的黃金時代”“女巫迫害潮”“被摺磨而神聖的軀體”等死刑史現象。
2.集中展現超乎我們想象的歐洲死刑判死罪名:偷盜、搶劫、通奸、亂倫、褻瀆神靈、獸奸、嫖娼、未婚生子、女巫身份、同性戀、妓女身份、助巫、叛教、質疑教會、褻瀆上帝、破壞城邦和平……
3.曆數豐富殘酷、令人咂舌的酷刑:火刑、鉗燙、絞刑、浸河、活埋、輪刑、錘砸、焚屍刑、車裂、四馬分屍、六馬分屍、八馬分屍、分解四肢、劍刑、鞭屍、毀屍……
4.處死猶太人時必須有兩隻狗、死刑犯必須嚮上帝懺悔等公共錶演秀式的行刑儀式和規範,使得歐洲社會道德、倫理價值、法治設定要素等在死刑刑罰中找到根源。
5.審視個人在宗教力量和國傢機器下的極端命運,深層次揭示13世紀至17世紀末,歐洲社會如何評判、看待人的存在和價值。
[德]彼得·舒斯特(Peter Schuster),
1957 年生,德國畢勒菲爾德大學教授、巴黎社會科學高等學院(école des Hautesétudesen Sciences Sociales)客座教授,專攻中世紀與早期近代史。
中世纪流传着一本影响仅次于《圣经》的书:《金色传奇》。这是一部圣徒传奇的故事汇编,至今仍留存着几千种相关手稿,数量之多甚至超过当时的大学教科书。在这部故事集中,人们可以目睹殉道者们的“花式死法”——为了坚守宗教信念,圣徒们总是选择舍生而取义,随之而来的,就...
評分中世纪流传着一本影响仅次于《圣经》的书:《金色传奇》。这是一部圣徒传奇的故事汇编,至今仍留存着几千种相关手稿,数量之多甚至超过当时的大学教科书。在这部故事集中,人们可以目睹殉道者们的“花式死法”——为了坚守宗教信念,圣徒们总是选择舍生而取义,随之而来的,就...
評分开始这本书是完全冲着书名来的,翻了两页之后觉得突然有些害怕。书有兴趣的看看还是不错的,不过看的时候找到了一些资料还是挺有意思的。 很多中国人也许不知道,或者不再记得2009年在美国和德国之间的一场外交危机。 那一年,5名911事件的策划者和共谋将在纽约被审判,奥巴马...
評分在翻开这本书之前,对于死刑的思考主要是通过多野圭吾的小说,他一直在问社会一个问题:死刑真的有作用吗?而这本书用欧洲死刑的历史变迁回答了这个问题,当然作者想要表达的只是自己的观点。每个人都要通过自己的阅读,得出自己的结论:死刑真的有意义吗? 《欧洲死刑史》不同...
關於歐洲這500年的死刑發展,資料很詳實,案例描寫非常仔細,而且沒完沒瞭,沒完沒瞭,簡直就是一萬種弄死你的辦法大閤集。媽喲,膽子小的人,心腸軟的人,麻煩繞道。
评分作者列齣大量中世紀的死刑史現象,資料算比較詳實和全麵瞭,包括市政記錄、劊子手日記、旁觀者迴憶錄…..此外,本書作者審視瞭行駛死刑手段的政府,以及分析死刑支持者的主要論點,最後留給我們自已一個問題:死刑真的會讓世界變好嗎
评分書名其實不太準確,應該是“神羅地區14-17世紀司法死刑觀念史:以紐倫堡等城市司法檔案和劊子手日記為基礎”,雖然本書的確涉及英法等國,但內容較少。死刑指的是司法死刑,不含宗教裁判。書收錄瞭大量檔案資料,讀起來很獵奇,關於劊子手和理發師的某些共同點,關於不同死刑的意義,關於天主教的腐朽與寬容等,都有助於讀者理解更細部的曆史。作者觀點似乎不很清晰,實際不然,因為死刑體現的司法宗教觀念變遷很難通過若乾個案體現,隻能在長時段中比較,所以結語做瞭精要的梳理:中世紀死刑較少,因為天主教鼓勵寬恕(不含宗教裁判),貴族們需要人力和納貢;宗教改革後,新教更極端,城市議會捍衛本城居民財産權,死刑增多;死刑推動瞭勞教所、醫學解剖的發展。個彆翻譯不令人滿意。
评分一口氣讀完《歐洲死刑史》,看著13世紀至17世紀末那些毫不留情的當權者大喊 “殺頭!殺頭!”審視當時個人在宗教力量和國傢機器下的命運,在死刑刑罰中就能找到根源的答案。
评分多資料閤集,基本沒啥分析,殘忍的噱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