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設計六十年

日本設計六十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信齣版集團/楚塵文化
作者:[日]內田繁
出品人:楚塵文化
頁數:520
译者:張鈺
出版時間:2018-9
價格:128.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0868913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設計
  • 日本
  • 設計史
  • 藝術
  • 日本研究相關
  • 0.設計
  • 建築
  • 經典
  • 日本設計
  • 六十年
  • 設計史
  • 日本文化
  • 現代設計
  • 視覺設計
  • 工業設計
  • 美學
  • 創新
  • 設計思想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首部日本設計史權威著作

日本設計大師內田繁以親曆者身份,梳理日本戰後六十年的設計潮流變遷

揭秘日本設計的意義及其秘密

◆日本設計大師內田繁以親曆者身份寫就的日本設計全書。

內田繁,齣生於1943年,作為日本乃至世界一流設計師,幾乎參與、見證瞭六十年來日本設計的全部進程,可謂一個日本設計六十年的活化石。他以親曆者和設計師的身份、從切身體驗齣發的寫作,對於我們瞭解日本現當代設計全貌,彌足珍貴。

與此同時,他帶讀者領略設計師協會、民間組織、企業、個人等協同促進日本設計發展的努力和成果,挖掘日本成為世界舉足輕重的三大設計策源地之一的秘密。

◆透過日本設計的起步、發展、興盛,直抵日本設計的精神內核,解讀“日本設計”無論作為文化力量,還是實體形態,滲入到我們日常生活的全過程。

◆精選日本近六十年來重要的設計運動、設計作品、交流活動,展現日本工業界、藝術界、文藝界、企業等通力閤作,創造設計促使日本製造繁榮、使設計成為日本名片的努力和成果。

◆以齣現在我們身邊的“MADE IN JAPAN”們為例,講述日本造物為何受全球歡迎的故事。

豐田、索尼、本田、東芝、無印良品等日本企業如何通過設計發展自身?

勝見勝、柳宗理、龜倉雄策等老一輩設計師通過怎樣的努力逐步撬開設計進入日本,並逐步進入大眾視野的關卡?

包豪斯設計小組與日本設計委員會等日本設計組織有著怎樣的關於設計的交流和溝通?

宇野亞喜良、橫尾忠則、平野甲賀、及部剋人、串田宏光、龜倉雄策、寺山修司等年輕設計師和作傢們通過平麵設計等參與瞭怎樣的文化運動?

山本耀司、川久保玲、三宅一生等在世界範圍內的成名彰顯瞭怎樣的日本設計精神?

◆從曆史事件、社會變遷、生活方式轉變等角度介紹日本的設計曆史,引導我們思考什麼樣的設計纔是讓人感到幸福的設計。

◆附錄部分猶如一部日本設計師匯編,對近500位日本設計師做瞭簡介和索引,一書多用。

◆ 日本著名平麵設計師小磯裕司+中國著名平麵設計師硃鍔親自操刀設計,使得書籍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

◆32開精裝,封麵采用水瑟紙,內文特種紙全彩四色印刷,打造齣最適閤呈現日本設計內容的書籍模樣,透齣日本設計本該具有的氣質。

著者簡介

內田繁 (1943-2016),1943年生於日本橫濱市,1966 年畢業於桑澤設計研究所,1970年創辦瞭內田設計研究所。20世紀90年代以設計燈具和椅子被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舊金山近代美術館、丹佛美術館珍藏,後來涉足室內設計領域、商業空間設計領域。2016年11月 21日去世,享年73歲。

內田繁設計生涯中獲奬無數,其中包括:日本的設計類大奬“每日設計奬”、“商業環境設計奬”;藝術選奬文部大臣奬(2000年);第一個以設計師的身份獲得的紫授褒章(2007年)等。

主要設計作品:山本耀司的精品店係列、HOTEL IL PALAZZO、神戶時尚美術館、茶室“受庵·想庵·行庵”、Crest Tower係列的內部空間設計、東洋旅店廣島等。

主要著作:《空間與日本人》(インテリアと日本人)、《傢具之本》(傢具の本)、《普通的設計》(普通のデザイン)、《Design Scape》(デザインスケープ)等。

圖書目錄

越過震後堆積如山的瓦礫
1 戰後設計之啓程── 20 世紀50 年代
2 在被占領的廢墟下
8 進駐軍的設計
8 美軍傢屬房
18 設計運動之黎明期
18 日本設計委員會
23 優秀設計
24 純色就更勝一籌嗎
28 平麵設計的集團化
30 日本宣傳美術會
35 Graphic 55展
50 設計的社會性發展
50 G-MARK的啓動
56 每日工業設計奬
59 戰後的製造業與設計
59 1951年──日本的工業設計元年
64 工業改變瞭日本人的生活
66 開始齣現工業設計師
2 對工業化社會的質疑── 20 世紀60 年代
78 高度成長的餘波
79 戰後時期早已結束
79 美式生活
82 新消費社會之形成
86 工業化社會的矛盾
87 世界設計大會
99 東京奧運會
102 夢想的超級特快列車
103 國立屋內綜閤競技場──丹下健三
106 視覺傳播與藝術總監
110 “PERSONA”小組展── 年輕人颳起的鏇風
122 “空間到環境展”
132 室內設計的獨立
135 呈現道德秩序的內部空間──岩淵活輝的齣現
136 波普藝術帶來的輕快的空間錶現──境澤孝的挑戰
138 極簡主義與價值轉換──倉俁史朗的活躍
144 典範的轉換
144 震撼世界之年──1968年
145 激進主義──從工業化社會走嚮信息化社會
149 地下話劇與海報
155 日宣美解散
3 從工業化社會走嚮信息化社會── 20 世紀70 年代
162 戰後終結
162 衝繩迴歸日本本土
164 中日恢復邦交正常化
165 日本列島改造論
167 石油危機
168 政治道德改革
172 1970年大阪世博會
173 總體規劃
174 從城市規劃到總體規劃
175 節日廣場
177 代錶未來城市的世博會與景觀計劃
178 岡本太郎與太陽塔,未來空間
180 節日廣場的自動裝置與藝術傢的參與
181 企業策略與藝術總監
181 百貨店變身街道──西武百貨店的文化策略
187 從物質到現象──PARCO的形象策略
192 對美的追求── 資生堂的設計
197 夢幻物語──三得利的廣告
205 雨後春筍般興起的室內設計
210 藤江紡織物與北原進
212 吧爾康與內田繁、三橋育代
214 “收音機吧”與杉本貴誌
217 “藝術收藏傢之傢”與植木莞爾
217 亂步淩房與森豪男
220 消失的混沌
222 內部研討會
227 東京設計師空間與“ONE DAY ONE SHOW”
232 70年代的服裝設計動嚮 —— 高田賢三與三宅一生
237 DECOMAS委員會與CI的普及
244 走嚮生活方式與個性化的工業
244 70年代的社會與工業的動嚮
247 團塊世代的生活方式
251 製造商的組織能力與工業的變化
254 新遊戲的誕生
4 設計多樣性── 20 世紀80 年代
258 泡沫景氣與泡沫時代
263 日常性的喪失─泡沫期的設計
269 變得更加多樣的實驗
271 錯綜復雜的平麵設計
271 數字時代前夜
280 田中一光的牽引力
284 亞文化與雜誌的盛行
291 不斷挑戰的室內設計
291 挑戰多樣性 ── 擴張時代的需求
304 Hotel IL Palazzo在設計方麵的閤作
314 “連續的時間”“被分割的時間”── 飲食空間與時裝店
318 與服裝設計師的對話
•三宅一生與倉俁史朗
•山本耀司與內田繁
•Commes Des Garcons 與河崎隆雄
•高田喜佐與三橋育代
328 推動文化的傢具設計
328 傢具東京設計師周1988
331 傢具設計於日本人的意義
334 走嚮世界的服裝設計
340 被創作的流通與工業
340 新流通方式的抬頭
343 無印良品與AXIS
349 被組織化的工業
5 在環境時代生存的設計── 20 世紀90 年代到21 世紀10 年代
356 後泡沫期社會的設計
358 看嚮日常的眼光
360 三宅一生的周邊産品
360 褶皺革命
362 探求製衣原點誕生的服裝
365 不斷擴大的平麵設計師的領域
365 數字時代興盛之中
368 商品開發與傳媒設計
373 地方主義與全球主義之間
373 從茶室看到的
376 米蘭傢具展的價值是什麼
380 環境時代的新工業
381 可持續性與通用性
388 自由設計師們的建議
394 後泡沫期的城市與設計
394 不斷變化的東京風景
398 地區開發與設計總監
401 戰後設計貫穿瞭什麼
401 “SO+ZO展”的意義
終章 以人為本的設計
410 何謂設計
410 設計與人類文化學
411 脫離物質至上主義
414 從“物質邏輯”到“關係邏輯”
416 21世紀設計的應有姿態
417 “弱小”感覺的設計
418 變化 • 細微 • 當下
420 今後的設計
人類 • 社會共同體 • 關係
設計 • 信息 • 印象
設計 • 環境 • 技術
結束語 從“無常觀”到“無常美觀”
452 “美”是一種哲學
454 何謂“侘”之樣式
附錄
460 圖片版權說明
462 中譯人名索引
501 參考文獻
502 日本年號與公曆對照錶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近来在看内田繁的《日本设计六十年:1950-2010》,心有所感,略述以纪怀... 作为曾经的专职平面设计工作者,翻阅这本日本60年设计史,心下慨叹良久! 日本传统以“侘寂”、“幽玄”为美,从弥生、飞鸟时代,直至平安、镰仓时代,这种“变化之相”、感叹时间流逝的审美心理就一...  

評分

日本设计60年里说设计是连接工业与消费者的渠道,也是人们脱离日常恢复精神的时间的形状的塑造者。虽然可能说的是商品设计、室内设计等等,但如今的建筑设计到处都是很类似的方盒子楼,这当然是因为一个城市里大部分都应该是办公/住宅,但那些脱离日常的时间又该如何塑造如何体...  

評分

近来在看内田繁的《日本设计六十年:1950-2010》,心有所感,略述以纪怀... 作为曾经的专职平面设计工作者,翻阅这本日本60年设计史,心下慨叹良久! 日本传统以“侘寂”、“幽玄”为美,从弥生、飞鸟时代,直至平安、镰仓时代,这种“变化之相”、感叹时间流逝的审美心理就一...  

評分

評分

日本设计六十年丨国家命途与设计进化 二战后,日本并未进入一片阴云密布的世态,反而没有了战争的牵绊变得晴朗起来,虽然被美国禁锢住,但还是伴随着50年代的朝鲜战争的军事订单,缓冲了过来。 早期的美式生活成为了国民向往,60年代的反安保运动,激发了民族性与美式现代性的...  

用戶評價

评分

《日本設計六十年》厲害瞭。實體書到手上,真是一本美書。打開瞭我對日本文化的認識,一定會重讀的。又,楚塵文化要多齣這樣無法代替的好書

评分

非常好的書,專業、嚴肅、內容豐富,作為一本關於設計的書,本身的設計也是簡約典雅的。這本書不是教科書式的日本設計通史,而是從日本戰後的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結閤日本工業化和美學觀念的進展來講述的設計美學發展史。書從美軍占領講起,但時間綫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日本設計師的美學目標如何形成,哪些重要的點促成瞭這種形成,如美國駐軍帶來的美式生活、奧運會、世博會、泡沫時代、電子工業等。作者強調日本文化的固有之美,但所展示的優秀設計毫無刻意推崇民族文化的淺陋廉價,如無印良品、三宅一生。可見民族文化的美學應該隱藏在現代性、實用性、世界性之後,不那麼一目瞭然的簡陋。最後,作者展望瞭新世紀的設計觀念,提到的弱小現代性等很有意思。總之,這本書雖然是專業書籍,也是對日本設計、美學、日本當代文化有興趣的讀者的優秀通俗讀物。

评分

談社會史的部分很有趣,二戰後興起至七十年代繁盛這段曆史比較生,更新瞭不少知識。有些部分直接引用記錄或史料對讀者有要求,八十年代開始有點報菜名瞭。不錯看。

评分

囊括瞭戰後至今日本設計史的大小事件,最後的總結尤其發人深省。

评分

一直很服氣日本人設計各種大小物件的精細,也很好奇這樣的巧思為何國內産品就不能有,這本書裏給瞭我不少答案,國內確實在這方麵還和人傢差幾十年呢。不過有些地方略嫌流水賬,作者可能也沒有曆史寫作的足夠訓練,一些地方幾乎淪為堆積史料,考慮到這類通俗讀物並不多,算是瑕不掩瑜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