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文学”研究读本

“80年代文学”研究读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书店出版社
作者:刘复生
出品人:
页数:441
译者:
出版时间:2018-4-30
价格:8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5816211
丛书系列: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前沿问题读本丛书
图书标签:
  • 刘复生
  • 当代文学
  • 文学研究
  • 八十年代
  • 文学史
  • 编审
  • 文集
  • 80年代文学
  • 当代文学
  • 文学史
  • 文学研究
  • 文化研究
  • 中国文学
  • 新时期文学
  • 文学批评
  • 思想文化
  • 改革开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刘复生,教授,硕士生导师,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1970年12月生,山东荷泽人。现任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院长、海南师大兼职教授,海南大学文艺学专业文艺批评方向硕士生导师,海南大学人文学部学术委员,《天涯》杂志兼职副主编,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理事,海南省文联理论与评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海南省青年诗人协会副主席。

作者简介

刘复生,教授,硕士生导师,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1970年12月生,山东荷泽人。现任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院长、海南师大兼职教授,海南大学文艺学专业文艺批评方向硕士生导师,海南大学人文学部学术委员,《天涯》杂志兼职副主编,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理事,海南省文联理论与评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海南省青年诗人协会副主席。

目录信息

上辑 文化观念与文学观念
韩少功 反思八十年代(存目)
王尧 “重返八十年代”与当代文学史论述(存目)
杨庆祥 “主体论”与“新时期文学”的建构(存目)
李杨 “救亡压倒启蒙”?——对八十年代一种历史“元叙事”的解构分析
王晓明 翻译的政治——从一个侧面看80年代的翻译运动
张旭东 重访八十年代
贺桂梅 全球视野中的70—80年代转折与中国
罗岗 五四:不断重临的起点——重识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洪子诚 “作为方法”的“八十年代”
王晓明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当代性”问题
李陀 李静 漫说“纯文学”:李陀访谈录
蔡翔 何谓文学本身
贺桂梅 “纯文学”的知识谱系与意识形态——“文学性”问题在1980年代的发生
李杨 重返“新时期文学”的意义
罗岗 在“缝合”与“断裂”之间——两种文学史叙述与“重返八十年代”
李云雷 “神话”,或黄金时代的背后——反思1980年代文学的一个视角
程光炜 “八十年代”文学的边界问题
贺桂梅 打开60年的“原点”:重返80年代文学
刘复生 “新启蒙主义”文学态度及其文学实践
下辑 思潮、现象与作家作品
蔡翔 历史话语的复活(存目)
程光炜 文学“成规”的建立——对《班主任》和《晚霞消失的时候》的“再评论”(存目)
白亮 “身份”转换与“认同”重建——兼论《人啊,人!》进入历史叙述的方式(存目)
张伟栋 “改革文学”的“认识性的装置”与“起源”问題——重评《乔厂长上任记》兼及与新时期文学的关系(存目)
旷新年 写在“伤痕文学”边上
唐小兵 残存的现代主义:关于自我的叙事
张旭东 新时期文学:历史书写与意识形态
吴志峰 为了告别的“葬礼”——八十年代中后期知青小说对农民形象的重新塑造
旷新年 “寻根文学”的兴起
蒋晖 当代写作申的性别话语(节选)
刘复生 先锋小说:改革历史的神秘化——关于先锋文学的社会历史分析
罗岗 刘丽 历史开裂处的个人叙述——城乡间的“女性”与当代文学中“个人意识”的悖论
黄平 从“天安门诗歌”到“伤痕文学”:关于“新时期文学”起源的再讨论
杨庆祥 路遥的自我意识和写作姿态——兼及1985年前后“文学场”的历史分析
朱杰 “英雄”的“根”在哪里?——以《高山下的花环》为中心
林凌 重返“八十年代”的另一种可能——《乡场上》与“按劳分配”原则的生机与危机
编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立足于80年代文学作为文学史研究的选本。个别文本简直没法看,离文学远到他妈都不认识。

评分

本书前半部分是概论,后半部分是作家作品论。前半部分说是研究八十年代,其实所选文章都是从周边进攻的。没有正儿八经来探讨八十年代文学演绎过程的文章,最好的也就是触及了概念的流产。后半部分的作品论在这样的映衬下就显得更加散兵游勇了。文章单篇拿出来都还不错,但是这个“编著”却没有“编”好。但如果不像我一样写毕业论文作参考的话,写关于八十年代文学的一般文章倒是一个值得参考的文集。

评分

新启蒙在80年代几乎成为一种“常识”,它衍生出了非人/人、政治与文学、非文学/纯文学等一系列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并且将后者建立为唯一正确的价值观念。然而跳出新启蒙再看新启蒙,这些观念不仅没有办法截然分割,就连新启蒙本身都是改革开放这一政治叙事的局部,否则它无法成立。新启蒙压抑主张的那些因素,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导致了文学的小家子气。

评分

新左派苦口婆心,用了很多右右们声称唔识的语言,就是为了卑微地阐释一下重返80年代、缝合断裂的可能。话术都差不多,意思也都是那样,就是求求你们重新翻看一下新时期的文学史吧,不是欢迎纯文学的出场,顺便考古一下纯文学的概念,呼吁大家把已经无能回应现实的文学举起来。罗岗写五四启蒙与救亡那篇很不错,说实话让我重新认识了李泽厚。以后有空还是要重读一下李泽厚的。本来李泽厚的启蒙救亡说也有充分的展开阐释的空间,来回应特别被梅梅讨厌的启蒙和全世界等级秩序的问题。谁承想就遇到了后来的事呢。。。

评分

新左派苦口婆心,用了很多右右们声称唔识的语言,就是为了卑微地阐释一下重返80年代、缝合断裂的可能。话术都差不多,意思也都是那样,就是求求你们重新翻看一下新时期的文学史吧,不是欢迎纯文学的出场,顺便考古一下纯文学的概念,呼吁大家把已经无能回应现实的文学举起来。罗岗写五四启蒙与救亡那篇很不错,说实话让我重新认识了李泽厚。以后有空还是要重读一下李泽厚的。本来李泽厚的启蒙救亡说也有充分的展开阐释的空间,来回应特别被梅梅讨厌的启蒙和全世界等级秩序的问题。谁承想就遇到了后来的事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