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基因组编辑技术的科普类书籍。近年来在国际上,基因组编辑技术开始用于白血病、艾滋等疑难杂症的治疗上。我国“十三五”发展计划将重点发展基因组编辑技术,了解这一技术对于大众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本书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作者是牛津大学细胞分子研究的专家,对基因组编辑技术有着领先地认识。
这本书是一部全面介绍基因组编辑技术的科普著作。作者从人类最初的基因工程研究开始,全面讲述了基因工程的发展,基因组编辑技术在生物育种、临床治疗、农业、科研领域的运用以及未来的发展。在基因组编辑的过程中,找到一把自带“导航系统”的“基因剪刀”至关重要。CRISPR/CAS9就是近年来出现的“基因剪刀”,因其构成简单、编辑效率高且容易操作,成为基因组编辑炙手可热的工具。它可以为我们提供治愈HIV,遗传疾病甚至癌症的方法,有助于解决世界饥饿危机、建立疾病研究模型甚至改造人类基因。
然而,如果我们真的要把基因组编辑的巨大潜力用于人类,那么全面了解这项技术的影响和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决定基因组编辑技术是否真的应该开启人类设计生命的新纪元。
约翰·帕林顿,牛津大学细胞分子学教授、分子药理学家、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院士,著名的媒体科普类专栏作家,著有《更深的基因组:为什么人类基因组比眼睛更多》。他曾在国际著名科学杂志,如《自然》《细胞生物学杂志》,发表80余篇专业文章。约翰·帕林顿主要研究生殖和早期胚胎发生的分子机制,以及理解细胞信号传导的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学方法。
记得我报考大学那年,克隆羊的余热刚刚过去、干细胞技术方兴未艾、人类基因组计划即将收尾,生物技术领域的重大进展层出不穷,媒体对生物技术的未来前景大肆追捧,以至生物工程成为了那年录取分最高的专业,就连我那文科毕业的同学都买了本“基因”专著来看(结果看不懂送给了...
评分 评分075|101,《重新设计生命》。 继CCR5事件之后,我对Crispr-Cas9技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还有一本George Church的《再创世纪》在来的路上。 有必要为圈友科普一下Crispr-Cas9技术,实则就是DNA层面上的剪刀,通过向导RNA(一段单链分子,可以理解为识别码)进行“精准”识别基因...
评分设计师不是一个新鲜行当,可是设计人类的设计师你听说过吗?在技术上,这并非痴人说梦,我们既然可以设计出抗虫的水稻、专产瘦肉的猪,使之量产,焉知未来不能量产出莫扎特、爱因斯坦和博尔特?科学家对基因的了解日益加深,眼看着我们已经快把“上帝的手术刀”攥在手里了,却...
评分大致阅览,CRISPR/CAS9就是近年来出现的“基因剪刀” 人造基因人造细胞乃至人造生命。另一方面从哲学来看人的基因与环境的相适应性发展,感觉人是历史积淀的形而上学的人类学
评分基因编辑,一旦开始了便停不下来。技术与伦理,当我们的技术越来越娴熟陷进,必须要考虑,它所带来的伦理含义。毕竟,我们不能只追求做到,也要考虑是否可以去做。
评分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一些问题如伦理等的介绍
评分铺的面很大,几乎都讲到了
评分重造人类的困惑 基因编组技术,是否也会有一天使人类能够获得一些从动物界其他物种中借来的全新状态?比如一个人是否可以获得像狗一样灵敏探测气味的能力,猫的夜视能力,甚至海豚长时间潜水的能力?这里有一个潜在的问题,因为生物的这些性能都是花了几百万年的时间演化来的,并且穿插在其他的演化改变之间,所有的改变组合在一起才形成了每个物种特有的特征,现在我们完全不清楚这些特征是否能在人类中设计出来,并且正常发挥功能,而不会对人体其他部位造成有害影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