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新视野

传播新视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赵月枝
出品人:
页数:396
译者:
出版时间:2019-9
价格:88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7576155
丛书系列:批判传播学文论
图书标签:
  • 传播学
  • 马克思主义
  • 传播批判理论
  • 知识分子
  • 新闻出版传播
  • 批判研究
  • 论说类
  • 新书记
  • 传播
  • 视野
  • 媒介
  • 社会
  • 文化
  • 信息
  • 沟通
  • 新媒体
  • 受众
  • 视野扩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批判传播学•文论系列之一,不同作者从不同角度回答一个共同问题,即“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

2008年以来,全球资本主义陷入了旷日持久的危机,这场危机不仅仅存在于经济领域,而是影响与蔓延至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正是在这一危机背景下,我们迫切需要在世界范围内汇聚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的各种力量、视角和方法,在对当代社会的危机与问题作出恰当的回应的同时,为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传播理论的发展开拓新的道路。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收录国内外研究性论文20篇。上编展示了当代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最新传播理论和研究路径的发展,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分析消费资本主义文化和数字资本主义危机中的新运用、中西方不同马克思主义流派在新闻自由和文化领导权理论方面的比较、“自主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理论和实践前沿,以及批判视野下的中国传播研究新问题意识、风险传播和生态传播等内容。下编首先从批判传播的角度聚焦传播和学术的公共性问题,进而对中外传播中的不平等、不同社会主体的抗争性传播,以及阶级、性别和城乡分野等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从而拓展马克思主义批判传播研究的视域。最后,通过学者对参与式传播研究或行动传播研究的经验总结和方法论反思,我们突出和强化了批判研究的实践指向和学者的能动性。

作者简介

主编赵月枝,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全球传播政治经济学加拿大国家特聘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卓越访问教授,浙江省缙云县河阳乡村研究院执行院长。本科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获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传播学博士学位。出版《中国传播政治经济学》(2019)、《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2011)、Communication In China(2008)、Media,Market and Democracy in China (1998)等多部中英文(编)著作。她于2013年和2014年先后获得达拉斯•斯迈思奖(Dallas Smythe Award)和埃德温•贝克奖(The C. Edwin Baker Award),成为国际传播学界第二位拥有此两项终身学术成就奖的学者和首位女性学者。2019年入选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是加拿大皇家学会自1882年成立以来首位从该国大学的传播院系入选的皇家院士。

主编吕新雨,文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康奈尔比较人文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新纪录运动、影视理论、文化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三农问题等,著有《乡村与革命》《书写与遮蔽:影像、传媒与文化论集》《纪录中国—当代中国的新纪录运动》《神话•悲剧•〈诗学〉——对古希腊诗学传统的重新认识》《乡村与国家》《学术、传媒与公共性》等。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许多论文被翻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韩文等。其参与主编和撰写的(与Chris Berry和Lisa Rofel)The New Chinese Documentary film Movement: For the Public Record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10)是英语学术界第一本讨论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的著作。主编“纪录影像:海外与中国”丛书,2013年起由复旦大学出版社陆续推出;联合主编“批判传播学”系列丛书,2014年起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陆续推出。此外,目前还担任:《新闻大学》栏目主编,《电影艺术》编委,Trans Asia: Screen Cultures丛书国际编委;Studies in Documentary Film期刊国际编委;Global Media and Communication期刊国际评委等学术职务。

目录信息

序言:传播、危机与转机
上编:当代马克思主义、危机与传播
一、消费的生产:商品、诱惑、矛盾
二、重压之下的权力:危机中的数字资本主义
三、“新闻自由”的表述与践行:传统马克思主义与非传统马克思主义两种视角的比较
四、葛兰西与毛泽东“文化领导权”思想比较
五、传播与中国的批判研究:机遇与挑战
六、自主论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西方另类媒体传播理念与实践
七、风险社会语境下的新闻自由与政府责任
八、媒介、传播与环境危机:限制、挑战与机遇
九、政治经济学,生态学和新圈地运动:交叉、挑战及批判传播学
下编:公共性、抗争与主体
十、传播学的双重公共性问题与公共传播学的“诞生”
十一、试论以参与式传播重构我国大众传媒的公共性:从我国电视公共频道的架构设置说起
十二、利益导向与价值重置:中国“三网融合”政策制定中的“资本化”逻辑及反思
十三、批判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互联网
十四、媒介、现代性与不平等:企业化印度中的平民
十五、在乡村与都市之间:现代中国空间政治变迁中的知识分子与文化传播
十六、后社会主义语境中性别地位的表述
十七、阶级与视觉文化:农民工、摄影和视觉政治
十八、行动传播研究:概念、方法论、研究策略与挑战
十九、“南方两周末”:工民新闻实践与传播赋权
二十、采矿业、劳工和抗争性传播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论文集所以挑着感兴趣的读。席勒的偏经济批判我总觉得离生活有点远。洪宇老师的点出了三点传播政经的价值,关于互联网的国家属性以及电信改革的简单案例比较有趣。

评分

关于视觉政治两篇比较值得一读

评分

关于视觉政治两篇比较值得一读

评分

关于视觉政治两篇比较值得一读

评分

关于视觉政治两篇比较值得一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