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向日葵、自画像、星空到麦田群鸦,带你破解历久不衰的梵高传奇。
从年少到自杀身亡,从割耳到抑郁受创,细说37年不断挣扎的人生曲折。
一八八八年底视梵高为疯子的人,和一九八七年以天价购买梵高一张《向日葵》的人,可能都没有读懂他画中的心事。
梵高无法与现实妥协,他要一种纯粹的爱,近于信仰上的殉道。殉道者必须饱受折磨,饱受肉体与灵魂的燃烧之苦。梵高丢给我们许多问题。在他自杀离开人世后,人们用一百多年的时间试图回答,仍然无法有完满解答。
为了这本书,蒋勋带着一叠稿纸,一站一站地重新来到梵高画作的现场。年轻时储存在他脑海里、笔记本里的故事,豁然重现。这是一位美学家面对梵高危险的美,面对真实生命的深度烙印。
蒋勋,福建长乐人。1947年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宝岛台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1972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1976年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及东海大学。现任《联合文学》社社长。
蒋勋先生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近年专注两岸美学教育推广,他认为:“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
代表作:《美的沉思》《蒋勋说<红楼梦>》《孤独六讲》《生活十讲》《汉字书法之美》《美的曙光》《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美,看不见的竞争力》《蒋勋说中国文学之美》等。
看书的过程中,和作者有一点心有戚戚的知音感,总会让人欣喜,引起些偏爱的情愫,然后钟情和囤积就开始了。翻开这本《燃烧的灵魂》,只看了一点作者的序,就勾起我的一点阅读记忆。 和蒋勋相同,我同样是由余光中先生引入梵高门下的,我并未读过余译梵高传记,但是余光中自己书...
评分很喜欢蒋勋的书,分析的点总是与众不同。 这本谈梵高的书,也让我感觉到一个不一样的梵高。 书的一开始,用几副图画开篇,并在每幅画下用几个问句来引起人们对梵高的好奇,也为后文的分享埋下了伏笔。之后以每一幅经典画作为导向,对梵高的人生与性情做了讲解,更把梵高一生中...
评分 评分算是连续读了蒋勋的谈画家系列五本,这是最后一本了。 读完高更那本便迫不及待的把这本打开了,读完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所以想写点什么留下来给自己,又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炙热,这是我读完梵高的感觉。用蒋勋先生的文字便是,纯粹的灵魂。 估计我这辈子都做不到如此的专注的...
评分算是连续读了蒋勋的谈画家系列五本,这是最后一本了。 读完高更那本便迫不及待的把这本打开了,读完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所以想写点什么留下来给自己,又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炙热,这是我读完梵高的感觉。用蒋勋先生的文字便是,纯粹的灵魂。 估计我这辈子都做不到如此的专注的...
梵高独特的一生,不被理解的天才。
评分感触不深,感觉蒋勋老师也许对梵高的感情没有达到他的抒情高度。谈及荷兰建国那段倒是令人略感获益。
评分看完这本书,对梵高才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天才与疯子永远 仅隔一线之差,很庆幸后世有人愿意以这样的方式来解读已逝的画家,对一个仅是在向日葵画里所认识的人,所获得的信息量实在是少之又少。
评分蒋老师谈艺术家,谈艺术,总能谈出人性和人生。
评分蒋勋老师在我的印象中,美学大师的位置占据着很大的比例,所以我始终认为,蒋老师的书都应该是美的。这本《蒋勋谈梵高》符合我对美的所有幻想,耀眼的向日葵颜色构成书籍封面的主题颜色,内封的裸脊设计对于一本有很多精美图画的书来说,更是舒服的恰到好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