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研究(第二十三卷)

唐研究(第二十三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榮新江 主編
出品人:
页数:676
译者:
出版时间:2017-12
价格:8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293737
丛书系列:唐研究
图书标签:
  • 隋唐史
  • 唐史
  • 跪了
  • 今年
  • 唐代
  • 唐史
  • 学术研究
  • 历史文献
  • 唐代文化
  • 古籍研究
  • 中国古代史
  • 学术专著
  • 历史研究
  • 唐时期
  • 文献整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鉴于近年来学界对新发现的中古时期文献和考古资料的广泛关注,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将在2017年 内举办 “文本性与物质性交错的中古中国:中古研究新前沿国际研讨会”(Textuality and Materiality in Medieval Chin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at Peking University),本卷《唐研究》作为会议论文专集,希望重点讨论中古中国历史资料中文本性和物质性的关系,以此来重新评估5到10世纪文本与物质资料的历史价值。这一评估可以从各个角度来展开(艺术、经济、历史、文学以及宗教),尤其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中古的文本性与物质性,

2. 文本性与物质性的交错,

3. 文本与物质制作的多重目的,

4. 文本与物质的消费实践。各篇论文将就上述议题展开讨论。

作者简介

主编荣新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

目录信息

文本性與物質性交錯的中古中國專號
文本性與物質性交錯的中古中國專號導言陸揚(1)
論文
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碑》 ——一個王字傳統的構建與流行羅丰
馮熙墓誌與北魏後期墓誌文化的創生徐冲
試析北朝隋唐墓誌文中的不書誌主名字現象葉煒
中古“家集諱其名”考李成晴
新出《李寶艷墓誌》所見李唐皇室郡望、家世與婚姻集團考論林一翀
唐代石刻墓誌與文集中墓誌異同小議 ——以韓愈所撰者爲例黄正建
文本、史實與政治:唐高宗《立武昭儀爲皇后詔》考論李永
女皇的糾結 ——《昇仙太子碑》的生成史及其政治内涵重探唐雯
鄎國長公主碑 ——御書刻石與文本流傳朱玉麒
墓誌書寫與葬事安排 ——安史亂中的政治與社會一瞥仇鹿鳴
令典與文書所見的唐代“散官充雜任”沈琛
石碑的力量 ——從敦煌寫本看碑誌的抄寫與流傳榮新江
唐崔萬石的墓誌與魚符孟憲實
隋唐法書屏風考 ——從莫高窟220窟維摩詰經變談起史睿
論隋唐士人之私人聚書王静
龜兹壁畫中的唐僧 ——森木塞姆第46窟供養人之個案研究慶昭蓉荻原裕敏
冥心凈域 ——敬陵石槨花鳥人物圖像内涵試釋李丹婕
唐哀皇后墓所見陶禮器沈睿文
墓誌所見唐代的塋域及其意義游自勇
從馬援銅柱到溪州銅柱 ——文本與物質的交錯互動胡鴻
佛滅之後:中國佛教末法思想的興起劉屹
天文星變與政治起伏:中宗政局中的韋湑之死孫英剛朱小巧
物質構建與文本生産:唐代的祠廟空間、祠神信仰與祠神小説楊爲剛
卵生、豬首神與人神關係 ──論唐人小説《陳鸞鳳》與《陳義》中的雷神劉燕萍
書評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編《長安高陽原新出土隋唐墓誌》陳尚君
胡可先《新出石刻與唐代文學家族研究》陳耕
《唐研究》第1—23卷分類目録雷聞榮新江編林一翀續編
《唐研究》作者人名索引(1—23卷)林一翀
新書目
第二十三卷作者研究或學習單位及文章索引
編後記榮新江
《唐研究》簡介及稿約
投稿須知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全面反映了中古史研究材料的转向吧。感觉宋以前的历史学研究都在“出土文献”化,先秦两汉是识字为重,史学必以文字学先行,与出土文献可以对读的传世文献非常有限,这种“缺憾”在秦简的研究上很明显。在这本以出土文献/物质为中心的论文集里,论文基本可以分出三等:好的研究者行文很像娓娓道来的电影,荧幕拉开,情节、思想、阐释都有,读来既有新解又有启发;次等的就是在已有的规律结构中求得互证或者新说,略有一种把不成问题的问题进行复杂解释的感觉;再次等的就成了文献校勘学,通篇看下来就文字内容、解释一通、历代演变了,完了。

评分

全面反映了中古史研究材料的转向吧。感觉宋以前的历史学研究都在“出土文献”化,先秦两汉是识字为重,史学必以文字学先行,与出土文献可以对读的传世文献非常有限,这种“缺憾”在秦简的研究上很明显。在这本以出土文献/物质为中心的论文集里,论文基本可以分出三等:好的研究者行文很像娓娓道来的电影,荧幕拉开,情节、思想、阐释都有,读来既有新解又有启发;次等的就是在已有的规律结构中求得互证或者新说,略有一种把不成问题的问题进行复杂解释的感觉;再次等的就成了文献校勘学,通篇看下来就文字内容、解释一通、历代演变了,完了。

评分

全面反映了中古史研究材料的转向吧。感觉宋以前的历史学研究都在“出土文献”化,先秦两汉是识字为重,史学必以文字学先行,与出土文献可以对读的传世文献非常有限,这种“缺憾”在秦简的研究上很明显。在这本以出土文献/物质为中心的论文集里,论文基本可以分出三等:好的研究者行文很像娓娓道来的电影,荧幕拉开,情节、思想、阐释都有,读来既有新解又有启发;次等的就是在已有的规律结构中求得互证或者新说,略有一种把不成问题的问题进行复杂解释的感觉;再次等的就成了文献校勘学,通篇看下来就文字内容、解释一通、历代演变了,完了。

评分

學習一下。

评分

草草翻看,看完唐高宗废王立武那篇文章后,我倒是有个脑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