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德勒(1888-1959),美国小说史上最伟大的名字之一。
钱德勒以菲利普·马洛为主人翁的侦探系列作品,半世纪以来早已突破一般类型小说的局限,跻身经典文学的殿堂。
钱德勒共创作了七部长篇小说和20部左右的短篇。他被誉为硬汉派侦探小说的灵魂,代表着硬汉派书写哲学的最高水平。他是美国推理家协会(MWA)票选150年侦探小说创作史上最优秀作家的第一名,他塑造的侦探菲利普·马洛被评为最有魅力的男人。在四十年代好莱坞男演员以能扮演菲利普·马洛为荣,其中以亨弗莱·鲍嘉扮演的马洛最为成功。
钱德勒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编剧,他为好莱坞缔造了激动人心的“黑色电影”。他与比利·怀尔德合作的《双重赔偿》被称为黑色电影的教科书。自1942年到1947年,他的4部小说6次被搬上银幕,连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福克纳都只能给他当助手,与他合作过的大牌导演有希区柯克、比利·怀尔德、罗伯特·艾特曼等。似乎至今没有一个作家享有好莱坞如此的厚爱。
《漫长的告别》是雷蒙德·钱德勒最重要的一本小说,它是钱德勒风格的集大成者。这部作品发表于1953年,是作者的第六部长篇,荣获了“爱伦·坡奖”年度最佳小说。
一个优雅有礼的酒鬼和一个贫穷高贵的私家侦探相遇,会发生怎样一种诚挚而悲伤的友谊?伦诺克斯酒醉后被马洛送回,他稍后寄來一张五千美元的巨钞做为感谢和告別,然而,一连串谋杀,却使这个告別绵绵不绝……
螺丝起子的滋味 书名:《漫长的告别》 作者:雷蒙德·钱德勒 译者:宋碧云 出版:新星出版社2008年2月版 作为一个“居然没有读过钱德勒的小说的读者”(引自阿城的序),我得经历一个从封面到封底的,认识钱德勒的过程。 ...
评分我转了一段某位网友在博客里贴的一段,大家自己看。 雷蒙·钱德勒在好莱坞 五十五岁的雷蒙·钱德勒(Raymond Chandler)在接到派拉蒙公司的电话时,犹豫了片刻。他在十年前——也就是1933年——在通俗刊物《黑面具》上发表了第一篇故事,四年前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夜长梦多...
评分别了,朋友。我不会说再见,我已经和你说过再见了。那时候再见还有意义。那时候的再见悲伤、孤独而决绝。 ——雷蒙德•钱德勒 人生中第一次读一本书是因为被它的推广吸引到,多个名人的推荐,不断的再版,不断的断货,《漫长的告别》就...
评分别了,朋友。我不会说再见,我已经和你说过再见了。那时候再见还有意义。那时候的再见悲伤、孤独而决绝。 ——雷蒙德•钱德勒 人生中第一次读一本书是因为被它的推广吸引到,多个名人的推荐,不断的再版,不断的断货,《漫长的告别》就...
评分三毛说:“走得突然,我们来不及告别,这样也好,因为我们永远不告别。”可是,那个曾告别过的人呢?就真的告别了吗? 茫茫人海中,陌生的两个人能够遇见是一种缘分,人在漫长而又短暂的一生中会历经无数次的遇见,无数次的告别,最终完成了生命的成长与结束。 近日《漫长的告别...
冷硬的诗意,有点像盖茨比之侦探+硬汉+黑色版,想起《繁花》中小毛的话,“高贵者虚伪,贫贱者虚无。但我觉得我一生不虚无。‘
评分冷硬的诗意,有点像盖茨比之侦探+硬汉+黑色版,想起《繁花》中小毛的话,“高贵者虚伪,贫贱者虚无。但我觉得我一生不虚无。‘
评分《漫长的告别》:菲利普马洛这角色太迷人了,那种浪子硬汉无所谓和无所畏的姿态,和那种带着戏谑的冷笑说着黑色幽默俏皮话的神态,算是把这类型的角色写到顶了,绝对是文学装逼史上的里程碑式的人物。加上那种洗练文笔和书里随手可见的牛逼闪闪的段落,也难怪雷蒙德钱德勒能靠着犯罪小说能在严肃文学史上留下一个硕大的记号。还有看完才知道,这句话的出处在这里:【法国人有一句话形容那种感觉。那些杂种们对任何事都有个说法,而且永远是对的。每次告别都是死去一点点】
评分读到500页真的吃不消了。真的是特别漫长。推理?侦探?剧情?啥也不是,啥也没有。
评分周师兄,谢谢你在巴黎的短暂停留,谢谢你带给我的书,谢谢你即将迎娶的新娘,谢谢你告诉我幸福其实很简单。伦敦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