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禮學禮製文獻研究叢稿

古代禮學禮製文獻研究叢稿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商務印書館
作者:閆寜
出品人:
頁數:252
译者:
出版時間:2018-1
價格:4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015315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禮學
  • 文獻學
  • 禮記
  • 齊·霽光人文叢書
  • 2018
  • 經學
  • 古代禮學
  • 禮製文獻
  • 學術研究
  • 中國傳統文化
  • 禮經研究
  • 曆史文獻
  • 禮製發展
  • 古代社會
  • 儒傢思想
  • 禮學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嘗試融會傳統經學、現代儒學、禮製史以及文獻學,立足於文本詮釋,還原先秦儒學中關於禮的哲學建構,從經學、文獻學的角度齣發對中古禮製流變做齣新的解釋。

著者簡介

閆寜,男,漢族,1982年齣生,北京人。2009年考入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院,師從著名文獻學傢杜澤遜教授攻讀博士研究生,2012年畢業後進入南昌大學國學研究院任教。研究領域主要涉及先秦禮學、儒學、中古禮製沿革及禮書文獻研究。專著:《中古禮製建設概論:儀注學、故事學與禮官係統》。近年主要論文:《〈禮記•檀弓〉“有子與子遊立”章新解》(《江漢學術》)、《孔子道論發微》(《國學研究》)、《齊梁五禮儀注研究》(《文史》)、《〈宋書•禮誌〉編纂體例初探》(《北方論叢》)、《〈元史•祭祀誌〉中華書局本校勘記糾誤與獻疑》(《內濛古大學學報》)、《略論〈讀易彆錄〉對〈隋書經籍誌〉體例的繼承與改造》(《山東大學學報》)。參與國傢重大科研項目《清人著述總目》的修纂,主要負責其中經部三禮、史部儀注兩類,還曾參加山東省重大項目《山東文獻集成》編纂工作,現主持江西省社科項目《〈隋書•經籍誌〉禮儀類著作整理與研究》。

圖書目錄

小引
第一編 《禮記》與先秦儒傢禮論研究
孔子道論中的創造性與“實得”概念:從王船山到安樂哲與陳來
一、遊夏之爭中所見道的內在矛盾:“心行閤一”與行道“動力不足”
二、孔荀禮學中的“通道”觀:作為規則的道與義
三、實得之道:禮道的兩個層次及與“仁”的關係
《禮記》中的“義數之辨”——對《禮運》《禮器》中兩處文本的重新解讀
一、“義”作為禮之意義:“禮以義起”辨析
一、義“作為忠信之德:《禮器》”忠信之人可以學禮“辨析”
三、餘論
“忠信為本”還是“義理為文”——《禮記·禮器》篇主旨探微
一、對幾處行文屬於“忠信為本”或“義理為文”的考辨
一、“遠人情者”——“義理為文”的確切涵義與由敬文而言情
先秦儒傢禮學中情與文關係試探:從孔子、子遊到荀子
一、重仁與情文取中:孔子禮論的兩個嚮度
二、“微情”與“以故興物”:子遊情文禮論的發展
三、情文俱盡——從子遊到荀子
第二編 中古郊廟製度考論
魏晉及南朝郊祀禮沿革之經學背景探微
東晉廟製理論及其經學背景
一、刁協、賀循的廟製設計方案
二、華恒與溫嶠的方案以及東晉廟製的最終確定
三、其他禮學傢廟製評說
元代宗廟禮中濛古因素的重新審視——以“濛古巫祝”職能為中心
一、濛古巫祝的兩類職能與“割奠、緻辭”問題
二、濛古巫祝作為“司禋監官”之淵源
第三編 中古禮書編 纂體例與成書研究
《宋書·禮誌》編 纂體例初探
一、《後漢誌》《宋誌》分捲體例對比
二、《宋誌》收錄材料性質分析
三、《宋誌》諸禮次序及與《後漢誌》比較
齊梁《五禮儀注》修撰考
一、修撰始末
二、齊梁《五禮儀注》在禮製史上的意義
第四編 正史禮誌校勘獻疑
中華書局本《晉書·禮誌》《宋書·禮誌》校勘獻疑
點校本《南齊書·禮誌》獻疑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第一部分關於先秦禮學研究的論文很有啓發意義。

评分

第一部分關於先秦禮學研究的論文很有啓發意義。

评分

第一部分關於先秦禮學研究的論文很有啓發意義。

评分

第一部分關於先秦禮學研究的論文很有啓發意義。

评分

第一部分關於先秦禮學研究的論文很有啓發意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