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故事以一个不负十年寒窗苦读,终于赢得“洋翰林”尊号的主人公开篇,他从一所国立大学的中文系毕业了,以为从此以后,摆在他面前的就是鹏程万里了。可没想到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后,竟应了在大学里早已听说却总不肯相信的话:“毕业即失业!”最终他找到了一个县衙门的工作,遇到了各色科员,故事由此展开。
置身于“冷衙门”这个浓缩的小社会中,他们整日“观看”着一幕幕令人气愤又同情的“奇闻异事”在面前轮番上演:老实会计为“五斗米”竟囤积居奇、哄抬粮价;穷小子抛妻弃女,成为大财阀后竟娶亲女为妾;“梁山伯与祝英台”重现世间,母女相见不相识;官商一体,杀人夺命只为谋取暴利……黑暗的社会把人变成鬼,它逼迫着一些人由善良、单纯逐渐变得麻木、自私,如行尸走肉一般苟活于世……难道这辛酸血泪就没有流尽的一天?挣扎在苦难生活中的人们是否能遇到一位似罗宾汉一样的侠士,带领他们冲破黑暗的束缚,获得光明与自由?
马识途,源自成语“老马识途”,现多用于人名,最为知名的是著名作家、革命家马识途同志;马识途同志1915年生于重庆市忠县;1945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大学文学系;历任鄂西特委书记、川康特委副书记,四川省建设厅厅长、省建委主任,中国科学院西南分院党委书记,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四川省人大副主任,四川省文联主席,四川作协主席,中国作协理事等职;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清江壮歌》、《夜谭十记》、《沧桑十年》,纪实文学《在地下》,短篇小说集《找红军》《马识途讽刺小说集》等。
马识途老先生写这部书花了大半个世纪,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写到了八十年代,直到1982年才出版了这部小说。可以说是凝聚了他一辈子心血的著作。 说来惭愧,知道这部小说是源自于《让子弹飞》这部电影,借古讽今的题材屡见不鲜,马老先生却是一写实高手,通过基层公务员的所见所闻...
评分盗官记和子弹飞还是不太一样,初看以为是悲观和乐观的不同,细看才知道是悲观和更大的悲观的不同......... 世界就是这样的世界。 八十年代的作者还是看不到深水区的事情,看到悲剧而已。 30年后,深水区的石头都出来了, 我们看到了悲剧的循环。
评分即将到任的县长落水而死,就在欢迎人群的错愕间,师爷挺身而出,轻描淡写地说:淹死的是一个随从,他才是新县长。县长夫人默认了这个现实——官是买来的,欠着一大笔贷款,揭了底,大家都没好日子过……是民国政界的“潜规则”造就了这样荒唐,一张盖了印的委任状,包裹着赤裸...
评分这两天还在零碎地读。 开头的引子勾得我兴起,以为纯粹是假语村言,是散漫无边的讲古集子,更看重它不谈政治、不针砭时弊的宣言。可是看了开头两篇便意识到事实决不是如此。这两篇着力于讽刺国民党官僚制度,而且都是讲县衙(不知那时是不是还真的有县衙?)里的故事。再有...
评分【让子弹飞】来源于川蜀老作家,马识途的《夜谭十记》中的“盗官记”一篇。演绎的是一群见路不平、拔刀相助的绿林英雄,怎样铲除地方恶霸、地主豪绅的故事。既然当官不为民做主,那好,就由这群“强盗”做主。 传奇+故事+小说 三位一体 传奇以别人口叙述出才觉得更带劲,小说...
說不出來,感覺電影拍得比書本更富有幽默性更有生機
评分这个版本今天可以借了。再翻,挺好玩的,前几页简直就是俺们的写真。有人问,里面写得那么不和谐还能出版,对不起这书是83年的,写的是国民党。。。
评分若不是姜文,马识途也就会慢慢被人忘记
评分我还是来看下原著诶
评分我还是来看下原著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