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民族形式論爭研究

文藝民族形式論爭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華書局
作者:石鳳珍
出品人:
頁數:256
译者:
出版時間:2008-02
價格:40.00元
裝幀:平裝16
isbn號碼:978710105981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文學理論
  • 文學
  • 中國文學
  • 文藝理論
  • 民族形式
  • 文化研究
  • 比較文學
  • 文學史
  • 現代主義
  • 後殖民主義
  • 中國現代文學
  • 形式主義
  • 文化批評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該書針對1938年至1942年由延安興起,並迅速擴展到桂林、重慶、香港、晉察冀等地區的文藝“民族形式”論爭為主要論述對象,全麵而係統地對文藝“民族形式”論爭思潮及其當代影響和意義加以研究,給其曆史應有的地位和評價;同時擴充瞭近百年文學現代性研究的成果,為中國文學現代化在21世紀進一步健康發展提供曆史的藉鑒作用。

該書是中國現當代文學學術界第一部以專題專論的形式對延安文藝“民族形式”論爭思潮進行的係統研究,論著具有填補空白價值。同時,作者率先將“民族形式”命題與當代“中華性”、“本土化”命題想結閤考察,對“民族形式”運動當代流變軌跡和影響做齣清晰描述和把握。研究方法和切入問題視角富有時代和理論新意。

著者簡介

石鳳珍

1968年生於山西太原。2005年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獲文藝學專業博士學位。2006年進入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學博士後流動站。現任山西大同大學文史學院副教授、副院長。研究方嚮為中國現當代文藝思潮、中國近現代學術與思想史。已在《文藝研究》《文學評論》等核心期刊發錶專業論文20餘篇。

圖書目錄


緒論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
二、學術價值和研究意義
三、研究方法
四、本書的主要觀點和內容構架
第一章 文藝“民族形式”:民族主義的文化訴求與民族國傢的文化建構
第一節 背景:民族主義政治轉變影響下的文化上的民族主義訴求
一、政治上的民族主義策略轉變
二、文化上的民族主義訴求
第二節 文藝“民族形式”運動的發起及任務
一、在新形勢下新的文藝運動的醞釀、發起及任務
二、從“舊形式”到“民族形式”
三、“舊形式”與“民族形式”的符號意義
第三節 “民族形式”命題的理論來源與理解
一、斯大林的“民族文化”與“民族形式”理論
二、毛澤東對“民族形式”的理解與“馬剋思主義中國化”
三、新民主主義文化理論與民族國傢的文化認同與構建
第二章 論爭焦點之一:對“五四”新文學的評價
第一節 對“五四”新文學評價的情況考察分析
一、運動發起者對“五四”新文藝的評價
二、“五四”新文學是否是“民族形式”
三、“洋八股必須廢止”與民族性
第二節 “歐化”與語言民族主義
第三節 民族化與現代化的緊張與意識形態轉變的需求
一、中國文學現代化與民族化的悖論衝突
二、文學所屬意識形態轉變的需求
第三章 論爭焦點之二:“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論爭
第一節 “民間形式中心源泉論”的論爭概況
一、“民間形式中心源泉論”與“新的國粹主義”
二、“舊命題”、“新命題”與“五四”新文學的闡釋
第二節 “現實主義中心源泉論”與鬍風的“五四傳統一現實主義”闡釋框架
第三節 嚮林冰“民間形式中心源泉論”的內在理路及思考
一、大眾形式=民間形式=民族形式的等式構建
二、大眾—知識分子關係地位的“重新配置論”
三、評價與反思
第四章 文藝“民族形式”運動:中國文學現代化道路的轉摺點
第一節 從個人主義文藝到集體主義文藝的轉變
一、從“左翼”文藝大眾化討論到延安文藝大眾化運動
二、延安文藝大眾化運動的曆史突破
三、文藝“民族形式”運動的曆史轉摺點意義
第二節 知識分子的階層分化與地位轉變
一、葛蘭西的“領導權”與“有機知識分子”理論
二、毛澤東的文化領導權思想與中國共産黨的知識分子政策
三、知識分子階層分化、地位轉變與思想改造
第三節 創立中國文化與文學現代性的新模式
一、新民主主義文化對“五四”新文化的馬剋思主義改造
二、延安文藝的現代化及文藝“民族形式運動的曆史作用”
結語
相關曆史資料索引
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民族性和現代化之間的衝突,是這本書的基本綫索。有簡單化的傾嚮。

评分

民族性和現代化之間的衝突,是這本書的基本綫索。有簡單化的傾嚮。

评分

民族性和現代化之間的衝突,是這本書的基本綫索。有簡單化的傾嚮。

评分

民族性和現代化之間的衝突,是這本書的基本綫索。有簡單化的傾嚮。

评分

還是沒完全到點子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