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汉族,1955年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荣成,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的创办人及现任馆长。
马未都曾任职于中国青年出版社,十余年里他发表小说、报告文学等上百篇,并结集出版。
马未都从80年代开始收藏中国古代器物,至90年代,他的收藏已具规模,陶瓷、古家具、玉器文玩等藏品逾千件。1992年他的《马说陶瓷》一书,被许多读者视为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接着他还写了《明清笔筒》等文物鉴赏、研究的专著和上百篇文物研究论文小品文章,在《收藏家》、《文物报》上发表,并参与编写《中国鼻烟壶珍赏》。马未都的另一部专著《中国古代门窗》已经于2002年面世,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第二届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一等奖。目前他又致力于关于中国古代家具艺术的研究和整理。
本书系根据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所做关于中国传统家具的10期讲座内容整理而成,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全书共10章,既有对家具收藏史、家具用材、家具辨伪、家具沿革等层面所做的宏观把握,亦包括对中国传统家具中交椅、床榻、椅凳、桌案、柜架、屏几等具体物件的微观阐释,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尤以大量生动实例作为佐证,读者会在不经意间领略到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独特魅力。作者精心选配的100余幅相关图片,更是起到锦上添花之功,为本书增色不少。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好几次收藏人。首次出现在宋朝宋徽宗时期,接着便是明朝晚期嘉靖、万历皇帝时期,再来就是清朝乾隆时期。民国的时候也有一段收藏潮,然后就到了今天,一个收藏狂热的时代。很断定今天收藏股东的人们是抱着一个怎样的心态。北京潘家园里川流不...
评分文化给人带的力量是无穷的,会影响整个人的一生。 看了马先生的书,再去上海博物馆,就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当陌生的知识,用通俗的语言进入你的脑中,再进入你的心中。 带着这样清晰的头脑再去看世界,再去回望历史,一切都变的不再一样。 知识会让你对外在的环境有很不一...
评分看完以后学到很多。不光是学到一些鉴赏家具的知识,还知道了很多古代的文化。这本书写得浅显,读起来无难度,主要还是勾起读者的兴趣吧,有了兴趣,以后自然会自觉不自觉去关注和家具有关的东西。从这点上说,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好的入门读物。
评分收藏,不仅是一种茶余饭后的嗜好,也是一种挣钱发达的途径。 有了这些,收藏,就不单单是收藏,此间掺杂泥沙,也就不足为怪了,因为有些人想以假充好轻松骗取钱财。你不是想挣钱么?我就抓住你这一点来骗你! 于是,需要防骗、鉴别的知识,以收真藏真,筑个“防火墙”隔开假。 ...
评分一个股市操盘的朋友向我热情推荐这本书。 一开始我不以为然:我的兴趣已经够杂。收藏,说得难听叫玩物丧志, 多少光阴金钱都不够陪在上面。 读过此书我方才悟到。无关文化,无关收藏,无关金钱,无关知识——无关器物本身,而是关于观察力,专业观察力。 怎样观察一样东西,怎样观察世界,这是极其重要的能力。 听百家讲坛,我们这些外行人也都只是听个热闹。而看书,若能在字里行间中,把人家的思路慢慢分析出来,这里面的回味才最让人受用。
评分比昨天看那两本书强太多了。以后不看央视拍的磨磨唧唧讲解片了,还是看书给力,信息密度大得多。
评分比昨天看那两本书强太多了。以后不看央视拍的磨磨唧唧讲解片了,还是看书给力,信息密度大得多。
评分比昨天看那两本书强太多了。以后不看央视拍的磨磨唧唧讲解片了,还是看书给力,信息密度大得多。
评分刚入门时看了几章,今天顺路看完了。当故事书还不错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