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解析》按文化起源和地理分布,历数在艺术和科学领域成就卓绝的天才人物,通过严谨的历史计量学分析的方式,编制了文学、音乐、艺术、哲学和科学各领域的名人录(全世界共4002人),经过量化分析,试图回答以下问题:为什么创造力的分布如此不均衡:多见于西方而非东方,多见于男性而非女性?为什么多见于犹太人——-而且又以哲学、科学而非艺术见长?为什么我们现在感觉到创造力的衰退? 最后,作者详细分析了产生卓越人物、卓越成就的各种必要因素。
查尔斯·默里是位于华盛顿特区的美国企业公共政策研究所专攻文化与自由的W.H.布雷迪学者。其名下另有七本著作,包括《失去土地》(Losing Ground)及与理查德·J.赫恩斯泰因合著的《钟形曲线》(The bell Curve)。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星空,每个时代都有一些闪亮的名字。通过解析“天才”们的作为来解析文明进程,不算是新鲜的做法。不过,到底哪些人是真正的天才?他们在何种程度上推动了所处的时代,或给后世带来深远的影响?人们对“天才”的认识其实一直都很模糊。 美国历史学...
评分 评分历史学是一门假借的科学, 本书就以计量史学的态度, 试图以数学的形式展现人类的艺术与科学成就。 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给人以深刻的认识。
评分总的思想是不错的,但书中有几处并不准确,以数学为例, Gauss在数学巨人中只排到了第4,这有些低估他了。 Poincare竟然没有进入数学巨人榜,这显然是荒唐的。 作者认为数学在19世纪下半叶后不再是建立体系的时代,而且是衰落的,这不太准确。事实上,19世纪下半叶才是近代数学...
评分天才那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爱迪生 前些日子有本书叫做《国家的品格》,其中给国家品格设置了四个指标:独立不羁,道德水准,美丽田园,天才辈出。人人都希望自己是天才,但大家都知道天才不是那么容...
上大学读的第一本纯学术著作 感觉还是夸大了西方的文明成就
评分统计统计
评分人类学统计学审慎的好教材。教一些实用的分类法和逻辑。对于人类重大发明的归纳值得一记。另外,人家学院派真是不忘搞笑。。翻译也搞了点。
评分很有启发性,但是深度不够
评分一个认为人生有目标的人,往往会献身于最能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事业。不是利润最丰的事业,也不是最风光的事业,而是最能体现某人视为自己天职的事业。作者在这里没有再用数据来做模型(做这么多烦不烦啊),而是直接表达了他的看法:“发挥一个人个人才能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愉悦。”而实现愉悦,则需要内在的目标感,“一种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天职感”以及随之而来的超越常人的勤奋,和外在的来自文化的自主权,“鼓励一个人可以大有作为,而且赋予人这种能力。” 每一個從政的人都應該看的書。統計學加入歷史學的時候,各說一家、靠直覺推斷的歷史學家可以休息了。民主,集權,特色主義等等都需要重新檢驗⋯⋯啓發:唯一能解決爭論的是數據.!一个人的欣赏程度因自身水平而异。名城+行动自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