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鐵生,1951年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清華附中,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因雙腿癱瘓於1972年迴到北京。後來又患腎病並發展到尿毒癥,需要靠透析維持生命。1979年發錶第一篇小說《法學教授及其夫人》,由此開始文學創作。
《病隙碎筆》講述瞭痛苦和幸福都沒有一個客觀的標準,那完全是自我的感受,誰能夠保持不屈的勇氣,誰能夠感受自身的幸福,生命就是這樣一個過程,一個不斷超越自身局限的過程,這就是命運。任何人都一樣,在這過程中我們遭受痛苦,超越局限,從而感受幸福。以無苦無憂的世界為目標,依我看,會助長人們逃避苦難的心理,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的災難前,都可能再一個“更”字。
2010年的最后一天,史铁生去世的那天晚上,深夜里翻出放了许久却一直未看的《病隙碎笔》,在他的文字里迎来新的一年。 凑巧的是,在我因他的死亡开始的阅读里,他开篇就向我们谈论起死亡与墓志铭。他说喜欢《再别康桥》里的那句:“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他说不需要...
評分最近在看史铁生的《病隙碎笔》。史铁生在书里提到一个说法很有意思:史铁生和我。 乍看像是从第三者的眼光出发的,其实都是史铁生自己。这不是文字游戏,这是心理角度。史铁生说的很直白,从肉眼来看,他就是个残疾人,去哪儿都得转着轮椅,走不了多远。但当他开始写作的时候,...
評分其实,多年前,我就将史铁生的好几本书买来,但是搁在书架上,几乎没有去读。这种冷淡并不是因为我不喜欢他的文字,而是,我在寻找或者说在等候一种与他相遇的极佳时机。我不急,可是他却走了。 有一次接女儿放学,她在后座上给我朗读史铁生的《合欢树》,她舒缓的语调...
評分2010年的最后一天,史铁生去世的那天晚上,深夜里翻出放了许久却一直未看的《病隙碎笔》,在他的文字里迎来新的一年。 凑巧的是,在我因他的死亡开始的阅读里,他开篇就向我们谈论起死亡与墓志铭。他说喜欢《再别康桥》里的那句:“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他说不需要...
評分以残缺之躯书写几近完美的心魂。世之真相,究竟为几何?也许当失去属于自己的一些重要之物,当残缺的空间期求添补之时,兴许我们会有所顿悟。众人之语意为真理,那么为何我们仍不满足,因为拿不是所有人眼中的真相,所以我们会有追求。很多的人都会如虫介般浑浑噩噩地渡过一生...
孤獨者不因孤獨而寂寞,在那種時代很難得
评分高三海穎推薦。也是帶來好多好多啓發的書
评分史鐵生是真正用靈魂焚燒筆杆的作傢。
评分關於生死,本書有啓發我的地方
评分史鐵生是真正用靈魂焚燒筆杆的作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