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前中日西學比較研究

甲午戰爭前中日西學比較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湖北人民齣版社
作者:李少軍
出品人:
頁數:370
译者:
出版時間:2007-12
價格:2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1605406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晚清
  • 日本
  • 中國近代史
  • 日本史
  • 甲午戰爭
  • 中日關係
  • 西學東漸
  • 近代史
  • 比較研究
  • 軍事史
  • 文化史
  • 思想史
  • 日本史
  • 中國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甲午戰爭前中日西學比較研究》為國傢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從國門打開到甲午戰爭前西學傳人中日之比較研究”的研究成果,考察和比較這一時期中日兩國應接新的西學東漸之不同狀況及西學在兩國的不同麵貌,追溯彼此發生落差的緣由。作者認為:兩國在國門打開之前,西學積澱有深淺之彆,政界學界對待西學的態度也很不相同,這成為近代兩國西學齣現巨大落差的曆史淵源。自兩國相繼打開國門到日本展開明治維新,由於彼此對外危機感有強弱之異、走嚮世界有快慢之分,導緻西學傳入之不同格局的形成。而在日本發生明治維新之後,中日對待西學的指導思想、國傢政權與西學相關的舉措、社會矛盾與西學的關聯度等都有很大差異,緻使當時兩國西學的廣度與深度、傳播麵與吸收西學的成效都相去甚遠,這成為兩國近代化進程拉開距離的重要原因。從道德角度看,洞悉彆人內心世界總是難以避免窺視彆人隱私之嫌。然而,洞悉本身隻是一個中性詞,洞悉者的洞悉目的纔有褒貶之分。在時間被繁忙的工作與生活填充得有些外溢的今天,洞悉彆人內心世界可以提高人與人溝通的效率和質量。同時,也可以使自己與傢人、朋友、同事相處更和諧。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引言
diyi章 國門打開前中日西學根基之異
一、關於國門打開前中日西學積澱的考察
1.天文曆算
2.地理學
3.醫學
4.語言學
5.有關西方的知識
二、國門打開前中日學界與西學關係之異
1.中日西學群體之有無
2.中日學界對待西學的不同態度
第二章 鴉片戰爭後中日西學傳入之不同格局的形成
一、西學東漸新階段的到來
1.西學東漸新階段開啓
2.新的西學東漸浪潮波及日本
二、中日對外危機感之異所導緻的西學冷與熱
1.鴉片戰爭前中日對外危機感強弱及對吸收西學的不同影響
2.中日對國門打開的反應之異與吸收西學差距的擴大
三、中日走嚮世界之異與認知西方近代文明的遲速
1.清朝邁步走嚮世界之遲緩
2.國門打開後日本快速嚮外邁步
四、中日吸收新的西學之異
1.1860年以前中日吸收西學之異同
2.1860年後中日吸收西學之範圍和層麵差異
第三章 “中體”錮禹域西潮湧東瀛
一、1868~1894年間中日對待西學的指導思想之比較
1.“中體西用”與“和魂洋纔”不宜相提並論
2.“求智識於世界”、“以西洋文明為目標”纔是明治維新對待西學之指導思想的標識
3.中日對待西學指導思想之推移
二、中日西學傳入實態考察之一:國傢政權相關作為之異
1.兩國統治者與西學距離的遠與近
2.中日國傢政權在西學問題上的作為之比較
三、中日西學傳入實態考察之二:兩國社會因應西學傳入之異
1.兩國社會自主傳播、吸收西學能力之弱與強
2.社會矛盾與西學關聯度之低與高
3.對西學傳播、吸收的呼應麵之小與大
四、對西學傳入中日兩國之實際效果的估量
1.科技引進成效對比
2.西方人文社會學說傳入、吸收的效果對比
結語
參考書目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維新前已見結果。

评分

維新前已見結果。

评分

非常詳細全麵,為瞭寫史綱論文“中日西學、外語學習對比”而主要看瞭這一部分內容,各個時段的資料有很多可供參考的,錶達感謝!

评分

據說是進入瞭“新時代”,無非就是閉關鎖國的技術突飛猛進。比照日本,國朝簡直就是“人牽著不走,鬼牽著飛跑”。對瞭那還是幕末日本。

评分

非常詳細全麵,為瞭寫史綱論文“中日西學、外語學習對比”而主要看瞭這一部分內容,各個時段的資料有很多可供參考的,錶達感謝!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