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前中日西学比较研究

甲午战争前中日西学比较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湖北人民出版社
作者:李少军
出品人:
页数:370
译者:
出版时间:2007-12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605406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晚清
  • 日本
  • 中国近代史
  • 日本史
  • 甲午战争
  • 中日关系
  • 西学东渐
  • 近代史
  • 比较研究
  • 军事史
  • 文化史
  • 思想史
  • 日本史
  • 中国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甲午战争前中日西学比较研究》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从国门打开到甲午战争前西学传人中日之比较研究”的研究成果,考察和比较这一时期中日两国应接新的西学东渐之不同状况及西学在两国的不同面貌,追溯彼此发生落差的缘由。作者认为:两国在国门打开之前,西学积淀有深浅之别,政界学界对待西学的态度也很不相同,这成为近代两国西学出现巨大落差的历史渊源。自两国相继打开国门到日本展开明治维新,由于彼此对外危机感有强弱之异、走向世界有快慢之分,导致西学传入之不同格局的形成。而在日本发生明治维新之后,中日对待西学的指导思想、国家政权与西学相关的举措、社会矛盾与西学的关联度等都有很大差异,致使当时两国西学的广度与深度、传播面与吸收西学的成效都相去甚远,这成为两国近代化进程拉开距离的重要原因。从道德角度看,洞悉别人内心世界总是难以避免窥视别人隐私之嫌。然而,洞悉本身只是一个中性词,洞悉者的洞悉目的才有褒贬之分。在时间被繁忙的工作与生活填充得有些外溢的今天,洞悉别人内心世界可以提高人与人沟通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可以使自己与家人、朋友、同事相处更和谐。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引言
diyi章 国门打开前中日西学根基之异
一、关于国门打开前中日西学积淀的考察
1.天文历算
2.地理学
3.医学
4.语言学
5.有关西方的知识
二、国门打开前中日学界与西学关系之异
1.中日西学群体之有无
2.中日学界对待西学的不同态度
第二章 鸦片战争后中日西学传入之不同格局的形成
一、西学东渐新阶段的到来
1.西学东渐新阶段开启
2.新的西学东渐浪潮波及日本
二、中日对外危机感之异所导致的西学冷与热
1.鸦片战争前中日对外危机感强弱及对吸收西学的不同影响
2.中日对国门打开的反应之异与吸收西学差距的扩大
三、中日走向世界之异与认知西方近代文明的迟速
1.清朝迈步走向世界之迟缓
2.国门打开后日本快速向外迈步
四、中日吸收新的西学之异
1.1860年以前中日吸收西学之异同
2.1860年后中日吸收西学之范围和层面差异
第三章 “中体”锢禹域西潮涌东瀛
一、1868~1894年间中日对待西学的指导思想之比较
1.“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不宜相提并论
2.“求智识于世界”、“以西洋文明为目标”才是明治维新对待西学之指导思想的标识
3.中日对待西学指导思想之推移
二、中日西学传入实态考察之一:国家政权相关作为之异
1.两国统治者与西学距离的远与近
2.中日国家政权在西学问题上的作为之比较
三、中日西学传入实态考察之二:两国社会因应西学传入之异
1.两国社会自主传播、吸收西学能力之弱与强
2.社会矛盾与西学关联度之低与高
3.对西学传播、吸收的呼应面之小与大
四、对西学传入中日两国之实际效果的估量
1.科技引进成效对比
2.西方人文社会学说传入、吸收的效果对比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据说是进入了“新时代”,无非就是闭关锁国的技术突飞猛进。比照日本,国朝简直就是“人牵着不走,鬼牵着飞跑”。对了那还是幕末日本。

评分

据说是进入了“新时代”,无非就是闭关锁国的技术突飞猛进。比照日本,国朝简直就是“人牵着不走,鬼牵着飞跑”。对了那还是幕末日本。

评分

据说是进入了“新时代”,无非就是闭关锁国的技术突飞猛进。比照日本,国朝简直就是“人牵着不走,鬼牵着飞跑”。对了那还是幕末日本。

评分

維新前已見結果。

评分

非常详细全面,为了写史纲论文“中日西学、外语学习对比”而主要看了这一部分内容,各个时段的资料有很多可供参考的,表达感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