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一座经验的巨塔,时间在绵延无尽的过往岁月中,建立了这座高塔。想爬上这座古建筑的屋顶,并且从这样辽阔的视野中获得启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座巨塔没有电梯,但年轻的双腿雄壮有力,一定能够完成攀爬高塔的重责大任。我在此将打开那扇门的钥匙交给你们。等你们回来的时候,就会明白我心中的热诚究竟从何而来。”
房龙是一位迷人的说故事高手,他讲的故事,幽默而生动,温暖而睿智,既有高屋建瓴的大视野,又有敏锐细致的小镜头,既有群体性气质和思维的展现,又有个人英雄行为的刻画。
房龙是一位很有魅力的向导,他引领子孙开启一次振奋人心、视野开阔独特的人类经验之旅,从“类人”祖先诞生之地出发,循着古巴比伦城的落日和希腊文明的曙光,走过罗马帝国的兴衰,穿过中世纪的黑暗与一战的残酷……摸清了世界演变的关键脉络。
《人类的故事》是亨德里克‧威廉‧房龙最成功的杰作,从1921年初版问世以来,已译成二十多种语言,最早的中文译本在19世纪30年代问世。全球累计销售数量已超过1000万册,是有史以来最成功、最多人阅读过的世界通史。
作者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Hendrik Willem van Loon)
1882年出生于荷兰鹿特丹,1902年只身前往美国,是享誉世界的大众史学作家。房龙曾先后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大学就读,并获得博士学位。在人类历史、地理、文化、艺术、科学等方面的精深学识,赋予了他开阔、温文儒雅、自由飘逸的文字风格。著有《圣经的故事》《宽容》《房龙地理》等书,充满幽默、迷人的特殊风格。
译者 林晓钦
台湾大学政治学硕士,主修政治哲学,主要兴趣为西方政治哲学史、当代思潮、族群政治等。现为自由译者、编辑。译有《桥:奥巴马的生命与崛起》《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圣母峰之死》《列宁的坟墓》《芬兰教育这样改!全球第一个教改成功案例教我们的事》《债的历史: 从文明的初始到全球负债时代》等书。
其实,这种“微言大义”或者“戏说历史”的文章是高谈阔论的绝佳材料。只是近代部分偏离史实太多。 作者又动不动把历史人物和古人戏剧化和脸谱化,想把万恶中世纪和教会装成天使,而又估计省略前者婊子的行径。 just a 吐槽 而已。
评分书的封面写着这么一句话“感觉历史比了解历史更重要” 我想,房龙的这本书就是在实践着这句话吧。从鸿蒙初辟一直讲到一战结束,历史在大幅度的跨越,房龙把他们的节奏控制的刚刚好。房龙不是一个正襟危坐与讲台上的教书将,而是一个坐在火炉边讲故事的和气胖老头。在这里需要向...
评分那些看起来最容易的东西才是最难的,因为需要对宏大历史一些举重若轻的掌握。历史最高的境界不应该是考据成篇的赘述,而应该是个人细微的感受。
评分趁着暑假的空暇,我每天宅在寝室,在准备考研复习之余,很幸福有这样一本书陪伴——《人类的故事》(THE STORY OF MANKIND),这样既有有趣的故事可以读,又能够补一下英语,真是一举两得呢! 现在刚看完第一部分,从史前人类(prehistoric man)到马其顿王国的分裂...
评分“人类有一个通病,就是厚古薄今。总是认为古典的就是经典的,而现世的往往是平庸的。” ——房龙。 喜欢房龙,喜欢他用随笔式的轻快文字与漫谈中将枯燥深奥的知识简化,将掩埋的历史真相抽丝剥茧,将读者的心灵无声滋润。 喜欢房龙,喜欢这位“美利坚的白居易”,喜欢他文字中...
以埃及人为中心?我不常读外国的人类通史,可是他们选取的论述中心,只会让我们在这片文明大陆成长的人觉得幼稚且丧失其科学性,悲哀。
评分看完发现买错版本了……
评分一本轻快且优美的人类史(虽然基本是西方史),也许是一本不适合深度思索的通俗读物,但非常喜欢房龙的娓娓道来、历史在他笔下如此文艺又不失诙谐。
评分喜欢这本书,一口气读完
评分可能是历史太过宏大,作者的描述还是有点乱的,需要自己不断的跟进故事线,最好是边看边做笔记,不然容易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