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的視覺文化研究

當代中國的視覺文化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譯林齣版社
作者:周憲 主編
出品人:
頁數:488
译者:
出版時間:2018-4
價格:89.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4477211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文化研究
  • 視覺文化
  • 周憲
  • 文化研究&文化史
  • *南京·譯林齣版社*
  • 哲學
  • 龐弘
  • 中國
  • 視覺文化
  • 當代中國
  • 文化研究
  • 社會視覺
  • 媒介傳播
  • 圖像分析
  • 文化批評
  • 藝術研究
  • 大眾文化
  • 視覺錶徵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聚焦於“視覺的社會建構”和“社會的視覺建構”之互動關係,將視覺文化置於中國當代社會轉型的偉大實踐之背景中予以考量。從大眾文化、先鋒藝術、草根傳媒文化、城市景觀、視覺體製和視覺技術六個“扇麵”齣發,深入探究瞭當代中國的社會變遷與視覺性建構的復雜關係,以期厘清當代中國視覺文化與社會轉型的內在邏輯,並探索視覺文化實踐如何為建構和諧社會做齣貢獻。

著者簡介

周憲,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主要學術興趣在藝術理論、美學、視覺文化等領域。著有《審美現代性批判》、《視覺文化的轉嚮》、《文化間的理論旅行》等。

李健,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學術興趣集中在藝術理論、美學及文化研究等領域。齣版有專著《審美烏托邦的想象》、編著《藝術理論基本文獻•中國近現代捲》、譯著《100 位大藝術傢》等。

周計武,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西方藝術理論與美學。著作《藝術終結的現代性反思》先後獲南京大學人文科研原創奬、江蘇省人文社科優秀學術成果奬三等奬,譯著《藝術與社會理論》、《美學導論:一種分析方法》等。

龐弘,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學術興趣集中在文學理論、藝術理論、視覺文化等領域。譯著《導讀福柯〈規訓與懲罰〉》。

童強,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藝術理論、思想史研究、空間哲學研究。主要著作有《空間哲學》、《嵇康評傳》,主編《藝術理論基本文獻•中國古代捲》。

殷曼楟,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研究方嚮為文化研究、現代西方美學及藝術理論。著作有《“藝術界”建構及其現代意義》,主編《宗白華中西美學論集》、《藝術理論基本文獻:西方古代•近現代捲》,譯著《今日藝術理論》等。

祁林,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主要學術興趣在媒介文化研究、文創創意等領域。著有《電視文化的觀念》,譯著《媒介建構:流行文化中的大眾媒介》等。

圖書目錄

主編序 /1
導 論 /1
第一節文化視角中的社會變遷 /2
一、社會轉型與主體性建構 /2
二、傳統到現代的社會轉型 /5
三、社會轉型的係統層級與曆史分期 /9
第二節視覺文化與其建構功能 /12
一、何謂視覺文化? /12
二、視覺文化及其建構 /16
參考文獻 /41
第一章大眾文化錶徵與視覺建構 /43
第一節社會轉型與大眾文化視覺建構 /43
一、大眾文化嬗變與“視覺轉嚮” /44
二、“大時代”、“小時代”和“微時代”的形象學 /48
第二節 “大時代”的英雄形象及其演變 /55
一、時代巨變中的英雄崇高感 /56
二、社會俗世化中的英雄泛化 /59
2 當代中國的視覺文化研究
三、文化閤力中的英雄重構 /65
第三節 “小時代”的消費型偶像及其錶徵邏輯 /69
一、消費型偶像的興起 /69
二、消費型偶像的生産邏輯 /79
第四節 “微時代”的凡人形象及其主體建構 /87
一、作為“築夢者”的凡人形象 /88
二、凡人形象的視覺主體建構 /99
結語 /111
參考文獻 /114
第二章當代先鋒藝術與視覺建構 /116
第一節 社會轉型中的當代先鋒藝術 /116
一、何謂當代先鋒藝術? /117
二、當代文化中的藝術場 /121
三、當代先鋒藝術與公眾 /126
第二節 社會變遷與視覺性的轉型 /129
一、當代先鋒藝術的曆史分期 /129
二、當代先鋒藝術的體製轉型 /132
三、當代先鋒藝術社區的演變 /137
第三節 當代先鋒藝術的形象生産 /142
一、超越革命現實主義 /142
二、重歸平凡的形象符號 /149
三、新世相的登場 /155
第四節 視覺符號的挪用 /163
一、傳統符號的挪用:重構 /164
二、革命符號的挪用:反諷 /172
三、消費符號的挪用:模擬 /179
結 語 /184
目錄3
參考文獻 /188
第三章草根傳媒文化與視覺建構 /190
第一節 社會變遷與草根傳媒文化的崛起 /190
一、何謂“草根傳媒文化”? /191
二、社會變遷與草根傳媒文化 /195
第二節 草根傳媒文化的形象學 /199
一、形象與情感的互動 /200
二、情感形象的類型學 /203
第三節 草根傳媒文化的錶徵 /211
一、直呈性 /212
二、戲劇化 /214
三、超文本 /219
第四節 草根傳媒的公共參與和視覺倫理 /225
一、公共參與和視覺建構 /226
二、視覺建構與批判理性 /233
三、草根傳媒與視覺倫理 /244
結 語 /249
參考文獻 /251
第四章城市景觀的視覺性生産 /253
第一節 社會轉型中的城市景觀 /253
一、作為社會轉型錶徵的城市景觀 /253
二、城市景觀的文化意涵 /255
三、如何理解景觀? /262
第二節 當代中國城市景觀的發展 /265
一、城市景觀發展的曆史分期 /266
二、城市景觀從傳統到現代的變遷 /273
4 當代中國的視覺文化研究
第三節 城市景觀中的奇觀現象 /279
一、奇觀與景觀句法的曆史斷裂 /279
二、奇觀的三種形態 /283
第四節 城市景觀的話語權 /295
一、景觀建構的話語權 /295
二、城市空間中的地標性景觀 /304
第五節 “景觀句法”的曆史修復與美學維度 /314
一、“景觀句法”的曆史修復 /314
二、“景觀句法”的美學維度 /317
結 語 /320
參考文獻 /322
第五章視覺體製的形象生産與視覺建構 /324
第一節 當代文化中的視覺體製 /324
一、何謂視覺體製? /324
二、社會轉型中的視覺體製演變 /326
三、視覺體製的三個問題 /335
第二節 作為視覺體製的博物館 /341
一、博物館作為典型的視覺體製 /341
二、博物館錶徵模式的演變 /343
三、展覽空間的錶徵張力 /351
第三節 消費文化與體驗型錶徵 /361
一、體驗型錶徵的混雜性 /362
二、混雜空間注意力的多綫程管理 /367
三、體驗型錶徵的問題 /375
第四節 新媒體與數字博物館 /377
一、數字博物館與觀眾交互願景 /377
二、數字博物館的體製性依附 /381
目錄5
三、“萌”的形象及觀眾定位 /385
四、瀏覽數字博物館的用戶體驗 /392
五、作為交互中介的數字博物館 /397
結 語 /399
參考文獻 /407
第六章視覺技術變革中的形象生産與接受 /409
第一節 技術與視覺技術 /409
一、文明演進中的技術迭代 /410
二、從視覺到視覺技術係統 /413
第二節 技術迭代與視覺性嬗變 /417
一、圖像復製與仰視的視覺性 /418
二、大眾傳媒與平視的視覺性 /424
三、多元圖像文化與散視的視覺性 /431
第三節 裝置範式與視覺生活 /435
一、錄像裝置與可選擇的公共觀影 /436
二、私人錄像與觀看共同體 /441
三、盜版光碟、互聯網與自主觀看 /446
第四節 數字界麵的形象生産 /453
一、隨拍的形象自主生産 /456
二、從手機自拍到視頻直播 /465
三、彈幕的影像—文字的互文性 /476
結 語 /482
參考文獻 /485
作者簡介 /487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作為視覺文化入門讀物挺好,通俗易懂又結閤瞭中國本土化語境,讀得懂也好讀。(另外,第四章城市景觀的視覺性生産寫得很深刻呀)

评分

論文閤集吧,一些案例和理論感覺比較陳舊,當下的闡釋力不強

评分

接受大眾文化視覺意識形態的規訓,並成為其意識形態“煉金術”下自覺的消費主體。以此為依據,我們也就能夠理解當代中國人為什麼如此熱衷於藉助自媒體“曬”自己在日常生活的消費行為瞭。因為這種消費不在於滿足實用和生存的需要,也不僅僅在於享樂,而主要在於嚮人們炫耀自己的財力、地位和身份。因此,這種消費實質是要嚮社會公眾傳達某種社會優越感,以挑起他們的羨慕、尊敬和妒忌。當整個社會都在追逐這種消費體驗所建構起來的有限主體時,一種普遍的社會焦慮感也就應運而生瞭。各種視覺形象符號所編織齣來的“有限度的幸福體驗”,最終在現實層麵導緻瞭更廣泛的嫉妒、攀比和失落心理。

评分

啊真喜歡周憲

评分

有總結意義和時代脈搏的著作,討論的視覺文化命題是對當下文化有很強的統攝性。周老師的導言文筆酣暢,童老師居然寫的第四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