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文本的生成與傳播

早期文本的生成與傳播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華書局
作者:劉躍進 主編
出品人:
頁數:279
译者:
出版時間:2017-12-1
價格:4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1129816
叢書系列:北京大學國學研究叢刊
圖書標籤:
  • 文獻學
  • 文本
  • 學術史
  • 文學研究
  • 文獻學
  • 中華書局
  • 程蘇東
  • 文本研究
  • 早期文本
  • 文本生成
  • 信息傳播
  • 古代文獻
  • 語言演化
  • 文化傳播
  • 曆史文獻
  • 知識傳播
  • 文本研究
  • 數字傳播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早期文本的生成與傳播》主要對重要的古典文獻尤其是先唐文獻的研究方法及思想進行瞭新的探討,並以經典文本為例做瞭新的示範性解讀。本書提齣瞭先唐研究的三種重要觀念:根據鈔本還原曆史、重新解構經典,文學史的書寫需要重視曆史背後的人的因素,以及文學史的研究應走近古人、深入文心。

著者簡介

劉躍進,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博士,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黨委書記、研究員,兼任《文學遺産》主編、中華文學史料學學會會長、中國現代文化學會副會長、《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中國文學捲》副主編及先秦捲秦漢捲主編等。 程蘇東,江蘇東颱人,北京大學文學博士,現任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係副教授;主要從事漢唐經學史、經學文獻學、先秦兩漢文學、寫鈔本文化研究;著有《從六藝到十三經——以經目演變為中心》。

圖書目錄

目 錄
鈔本時代的經典問題研究(代序)···············劉躍進1
上·理論篇
有關唐前文獻研究的幾個理論問題················劉躍進3
一、從口傳文獻到寫本文獻······················4
二、從鈔本文獻到定本文獻·····················15
三、從定本文獻到經典文獻····················22
四、研究鈔本時代經典文獻的基本途徑···············24
問題·方法·範式——古代文學現代性轉化的思考········孫少華29
一、開放與融閤·························29
二、文本與方法·························30
三、“深意存焉”與學術創新···················32
四、新傳統、新經典、新範式與學術話語權·············34
文學的故事:被發現和重建的傳統···············徐建委37
“通變”:審視先唐文體遞延脈絡的重要視角·········羅劍波43
“五朝遺緒”與“大夏龍雀”
——唐及先唐“文學”研究趨勢之姑妄言···········童嶺48
一、復須時熟···························48
二、五朝遺緒···························51
三、大夏龍雀···························53
四、文史硃然···························54
文獻重構與文本本位
——探問六朝文學與文獻綜閤研究的可能性··········林曉光57
一、文獻學如何成為文學——在輯佚校訂範式之外··········57
二、史學觀念與曆史書寫——當文學遭遇史學·············59
三、史料庫意義上的“作品”——以文本為基點的文學研究·······63
基於文本復雜生成過程的先唐文獻研究
——以《漢書·五行誌》為例·············程蘇東68
一、《漢書·五行誌》中的“層纍”與裂痕············68
二、先唐文獻生成過程的復雜性··················72
三、方法論的迴應························73
下·個案篇:
鈔本時代的文本抄寫、流傳與文學寫作觀念··········孫少華81
一、“傳寫”、“抄寫”與文本流傳·················82
二、鈔本時代的文本變化與中古文學的寫作觀念···········88
三、刻本文字變化與鈔本時代文學傳統的一緻性···········95
四、鈔本時代文本的“公共資源性”問題及其文獻學認識········98
《詩》的編次與《毛詩》的形成···············徐建委105
引言:問題的提齣························105
一、《毛傳》與《爾雅·釋訓》之關係···············107
二、三傢《詩》、《毛詩序》中的《小雅》詩次問題··········112
三、《春鞦》學的自我建構:《詩》與《春鞦》意義關聯的形成·····118
四、《春鞦》視域:季劄論《詩》與大、小《雅》的對調········120
五、從禮樂編次到《春鞦》編次··················124
六、結論·····························128
文本嫁接:《春鞦繁露》所見“五行”諸篇成書過程新證·····程蘇東130
一、學術史的迴顧與方法論反思··················131
二、問題的提齣:《五行順逆》與劉嚮《洪範五行傳論》的互見關係···137
三、《順逆》篇與《相生》《相勝》的關係問題············143
四、古本《治順五行》與《五行順逆》之關··············148
五、《五行五事》篇的真僞及其思想·················151
六、從《孝經解》到《五行對》與《五行之義》············157
七、結語····························160
漢帝國的曆史書寫與文本權力
——政治文化視野中的《漢書》文本之形成·········陳 君164
一、經傳漢事:《漢書》文本的形成················165
二、共識與共謀:作為王朝史學的《漢書》·············170
三、周漢一脈:西漢王朝的曆史定位················174
四、“雙軌製”:兩漢曆史的銜接問題················178
五、自由與秩序:中國史學傳統中的兩種力量·············183
明清所編總集造成的漢魏六朝文本變異
——拼接插入的處理手法及其方法論反省·········林曉光189
一、不同段落的拼閤·······················193
二、零散片段的插入·······················203
三、拼接與插入的復閤狀態····················208
四、關於中世文學文獻形態與生成機製的省思············212
十六國霸史文獻的新發現與新考證···············童 嶺217
一、引言···························217
二、“新”發現之十六國文獻···················221
三、唐長孺標點中華本《晉書·載記》···············227
四、汲古書院和刻《晉書載記》漢趙部校證··············230
五、結語·····························249
馮紹祖校刊《楚辭章句》考論················羅劍波252
一、馮本産生背景與馮紹祖對前世《楚辭》注本的認識········253
二、馮紹祖的評點觀念與馮本之評點················261
三、馮本價值及其對後世評點本的影響················271
論文集作者學術簡介························276
部分文章原載雜誌一覽錶······················279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程苏东的早期文本研究思路: 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钞者”,其撰作活动是对大量既有文本进行切割、缀合、增删、改笔,利用既有文本创造新的文本,这种“新的文本”也就是“衍生型文本”,这一撰作活动称作“文本嫁接”,“文本嫁接”的基本单位是“章”。然而,“文本嫁接”难以使...  

評分

徐建委 试论战国秦汉文学研究中的惯例方法及其相关问题,2018 文本的衍变:《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辨证,2018 《诗》的编次与《毛诗》的形成,2017 周秦汉文学研究中的《汉志》主义及其超越,2017 《孟子》尧舜故事与《尚书·尧典》的流变,2016 古典文学与文献研究的文本转型...

評分

徐建委 试论战国秦汉文学研究中的惯例方法及其相关问题,2018 文本的衍变:《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辨证,2018 《诗》的编次与《毛诗》的形成,2017 周秦汉文学研究中的《汉志》主义及其超越,2017 《孟子》尧舜故事与《尚书·尧典》的流变,2016 古典文学与文献研究的文本转型...

評分

程苏东的早期文本研究思路: 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钞者”,其撰作活动是对大量既有文本进行切割、缀合、增删、改笔,利用既有文本创造新的文本,这种“新的文本”也就是“衍生型文本”,这一撰作活动称作“文本嫁接”,“文本嫁接”的基本单位是“章”。然而,“文本嫁接”难以使...  

評分

程苏东的早期文本研究思路: 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钞者”,其撰作活动是对大量既有文本进行切割、缀合、增删、改笔,利用既有文本创造新的文本,这种“新的文本”也就是“衍生型文本”,这一撰作活动称作“文本嫁接”,“文本嫁接”的基本单位是“章”。然而,“文本嫁接”难以使...  

用戶評價

评分

個案篇寫的更好一些,理論篇的理論還沒有太全麵。

评分

感覺多數文章都在強調一件事,就是在承認異文的前提下重視文本細讀。或許可以認為,前者是要進入文本流播的現場,後者是要進入文本製作的現場。不過既然追求“現場感”,那就自然而然地進入曆史學的陣地瞭。那麼,怎樣把自己區彆於知識社會史和思想史呢?

评分

評分給程蘇東論《漢五行誌》。文末有些發散,不一定有用。

评分

總感覺這些人的發論跟史傢、經學傢比起來無異於隔靴搔癢,問題說不清楚,自造新詞兒一大堆,文學傢的通病。不是說這麼做不好,是太寡淡。

评分

評分給程蘇東論《漢五行誌》。文末有些發散,不一定有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