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与性格》是奥地利哲学家魏宁格的成名作,也是他在世出版的唯一著作。此书以悖论警句式言论和惊世骇俗的另类见解,从生物、心理、伦理、哲学等多角度,旁征博引,破除既定规范,对性别与性格问题进行了反传统探讨,进而谈及犹太主义和女性解放问题。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性与性格》持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思想者,如斯特林堡、维特根斯坦、卡夫卡、劳伦斯、乔伊斯、拉康、齐泽克等。其中,有关女性主义的讨论直接刺激了波伏娃写作《第二性》,而有关天才和性格的论断,更是影响了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一生。
在世纪之交的维也纳,《性与性格》引发热议,被译成数十种语言,形成“魏宁格崇拜”。在这部著作问世百年以来,其思想内涵依然发人深省,引领人们重新审视自身性格与性别的关系。
奥托·魏宁格(Otto Wengier,1880-1903),奥地利哲学家。自少年时代起,他就在自然科学、数学和人文科学方面显示出天才特质,其语言天分尤其突出。1902年以论文《性与性格:生物学及心理学考察》的第一部分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1903年,《性与性格》正式出版。同年,作者举枪自杀。身后作品结集出版有《最后的事》。
肖聿,1953年生于北京,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翻译。1987年发表译著,主要包括《美的历险》(1987),《蜜蜂的寓言: 或私人的恶行,公共的利益》(2002),《西方哲学画传》(2014)等。
我读完了非但没有觉得恼羞成怒,反而觉得好玩。 女人气就是软弱,而软弱正是女人借以支配男人的手段,而“男人是容易被考察的”,女人却并不泄露自己的秘密。 尼采:从女人那里,你了解不到女人的任何东西。 1 性格 女孩盼望自己的性成熟期,认为青春的初期就是一切。她不珍...
评分魏宁格起错了题目,指错了矛头,但是能理解他的人还是能理解,也能从他的书得到重要的启发,不能理解他的人也还是不能理解。 他关注的核心是人类思考的方式,而他最推崇的是“天才型”的思考。 在这本书里“天才”“男人”“女人”“犹太人”“中国人”都不是普通所理解的含义...
评分魏宁格起错了题目,指错了矛头,但是能理解他的人还是能理解,也能从他的书得到重要的启发,不能理解他的人也还是不能理解。 他关注的核心是人类思考的方式,而他最推崇的是“天才型”的思考。 在这本书里“天才”“男人”“女人”“犹太人”“中国人”都不是普通所理解的含义...
评分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4284032/ P80 性与性格 …… 这本名为《性与性格》的书于1903年中期出版,当时并未引起公众的关注。魏宁格原来是哲学家,后来转战到神经病学阵营,而他却于1903年10月在家中自杀身亡。维也纳的报纸刊登了这个消息——年轻才子亲手了结自己...
评分魏宁格的确是个天才,这个没的说。 我认识的一些李克忠对此书不屑一顾,认为是反现代、反女权、甚至是反进步的,是融合着封建主义不平等思想的偏激之作。甚至用他的生平,譬如如此自杀是为何来从作者人生角度否定,甚至还搬出了作者幼年心灵伤害等等事例来试图证明这部书的偏...
真知+偏见+易被误解
评分魏宁格的观点是,天才不是一种才能,而是独创性,独创性意味着有办法触摸所有元素,即,简化到理念,理念是无穷无尽的。而个性就是道德,道德就是自身的一致性,也就是说,它不会“战胜”任何东西,因为战胜意味着遗忘,任何好的和坏的元素都汇集在一个人身上,人的一致性就是密集而不可分割的。这意味着道德就是天才,因为它自身是一致的,它不会随着表象而变化,这等同独创性,独创性并非既有事物的分裂或延伸,它毋宁是剔除表象后从原理中找到一种新的结构。因此天才不会撒谎,撒谎是对自身一致性的破坏,独创性的损失,天才并非如他人认为的被灵感普照,他们总是也必须处于挣扎,他们不可能“适得其所”,因为自我的不完满或撒谎的欲望总有使得一致性被破坏的危险。天才必须极尽所能地使自己诚实。终于明白这本书为什么会对维特根斯坦影响这么大了
评分挺牛逼的,很多地方初看惹人不悦,但值得推敲细读
评分前面还可以看看 后面就纯属扯淡 这男的是被女人伤害过吗? 还是嫉妒女人。但最后一张 作者还是对于女性解放自我提出了正面的建议
评分真知+偏见+易被误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