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余光中先生散文36篇,包括游记见闻、感情经历、生活智慧、人情世故、文化随感这五部分内容。
在这本书里余光中先生以人生过来人的姿态,为每一个读者提供生命的启示和前行的力量。
物质支撑人的生活,而信念支撑人的灵魂。人生这趟旅途,“去向远方”是每个人生命中最浪漫的冲动,也是每个人对抗孤独与现实的力量之源。
我们的生命,短暂却又漫长,短暂的是外在的物质和时光,而漫长的是人的追寻还有信仰。
愿所有读到这本书的人,都拥有美满的人生和丰盈的信仰!
余光中
在生命里从容漫步的诗人 在时光中畅快漂泊的旅客
余光中先生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 LOWA )艺术硕士。先后任教于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中山大学。还曾赴美国多所大学任客座教授。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2012年4月,84岁的余光中受聘为北京大学“驻校诗人”。2015年7月,获得第13届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大奖。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是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和优秀翻译家。
文/周思远 简书:青枣号 初识余光中,始于《乡愁》。模糊记忆中,他是紧蹙着眉头,紧攥着一枚泛黄邮票,遥望着大陆那一头矮矮坟墓的乡愁诗人。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这是又识余光中。好一位豪气烂漫的诗人! 而再识他,是在...
评分这是一本什么书 第一次关注到这本书应该是在余光中先生去世不久,那时这本书还未发行,本来想先预定电子版,后来因为巧合买了纸质版来读。 这是一本散文集子,内容大都是1960-1970这个时间段写的,我读的感受是:从内容上几乎没有年代感,文章的话题仍然很新鲜,但从很慢很缓的...
评分长长的路我们慢慢走,可惜余先生去不等我们这些晚生后辈先走一步。关于先生最熟悉的还是那首乡愁,读过先生散文的人就比较少了。听听那冷雨、南半球的冬天,文中那真挚的情感令我动容。怀念先生,重读乡愁,认识先生,再走长长的路,我们一起追寻先生脚步。 余光中已经逝去,他...
评分长长的路我们慢慢走,可惜余先生去不等我们这些晚生后辈先走一步。关于先生最熟悉的还是那首乡愁,读过先生散文的人就比较少了。听听那冷雨、南半球的冬天,文中那真挚的情感令我动容。怀念先生,重读乡愁,认识先生,再走长长的路,我们一起追寻先生脚步。 余光中已经逝去,他...
评分~~~~~~~
评分这中文水平,连连称叹,是我今年读到的最美的散文!
评分~~~~~~~
评分在其他什么都看不进去的下午读完了这本书,从晴空万里到暮色四合,不知不觉。余光中先生实在是个很有趣的人,什么“学西班牙文就像学英文的人有了外遇”、什么“开你的大头会”,真是太可爱了。细密的文字里有八千里路云和月重重叠叠的回忆,有深深浅浅的乡愁,有很广阔的世界,可以是杏花天江南雨,可以是塞北云关山雪,也可以是海峡两岸、大洋两端。先生的文字里还有无关年龄的少年气,以及对整个世界细腻又深沉的情感和无穷无尽的热忱。用一生抵达一次山盟——
评分是真的很好看啊,波澜壮阔的美感,还有他的乡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