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园实录

造园实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同济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宝珍
出品人:
页数:272
译者:
出版时间:2017-10
价格:11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087273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园林
  • 建筑
  • 造园
  • 建筑设计
  • 中国园林
  •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王宝珍
  • 景观
  • 造园
  • 园林设计
  • 古典美学
  • 空间布局
  • 自然融合
  • 传统技艺
  • 景观营造
  • 人文意境
  • 庭院设计
  • 东方园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如今身处闹市、高楼林立的环境中如何藏露遮挡——已不是“门掩无哗”所能;在宅旁空地上营造出咫尺山林(容园);在现有的钢筋混凝土墙的框架中营造庭园,借漏窗而使眼前有景、疏密得宜(椭圆);在空旷的野外也能营建出意追何陋轩、向冯纪忠先生致敬的竹可轩……勾勒山水,顺势而为;工法匠作,粗细可道。

本书稿详细介绍到作者的倾心之作——三个园子——容园、椭圆、虎房\竹可轩,分别从实景照片、图纸、造园笔记、工法匠作及园子建成之后的反思教训方面,详细叙述了园子从设计构思到结合施工现状进行的调整、斟酌效果甚至返工,最后的实景效果及建成后的思考、探寻,凝结了作者大量的心血。

全书第二部分围绕这三个园林的思考、实践进行了问答,第三部分选取专业人士从更广阔的角度对照和评议,引发思考。

在当代建筑实践中,作者选择用思考探索的方式造园,集中回答了在目前中国现状中无论材料、甲方、用地规模,园林所营造的理想的栖居诗意均可能发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王宝珍:

北京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硕士,郑州大学建筑学院教师,因园工坊主持建筑师。

2004年获“天作杯-自然之屋”竞赛二等奖;2005年“城中村”设计参加深圳国际建筑双年展

2006年实习于非常建筑事务所;2007年获日本池下建筑奖学金;200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师从董豫赣先生;2008年以砖为材的系列设计获美国SOM基金会主办的国际竞赛第一名,获资助赴欧洲游学;2009年应香港理工大学叶长安教授邀请参加香港举办的CHINA BECOMING(泛中华地区新锐建筑师)作品展;2013年《建构实验:双曲拱之建造》在“全国高等学校建筑设计教案和教学成果评选活动”中获优秀教案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2015年应邀参加由重庆大学、湖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及《新建筑》杂志联合主办的“地景建造论坛·青年建筑师作品展”;2016年由王明贤老师提名参加“第四届中国建筑传媒奖·青年探索奖”;2017年作品入选《2016中国公共艺术年鉴》。

目录信息

序——董豫赣
三园共话
容园
工程信息
实景照片
设计图纸
造园笔记
◇引子
缘起|沟通|兴致|变数
◇宅园倒叙·得失几何
宅园并置|宅园倒叙
◇委曲求全·诱出景境
相地量体|东坡之石|围中取势|是墙是廊|委曲求全
◇投机取巧·关系邻里
斜中求正|大小之争|抑扬顿挫|隔而不断|以水理势|散石助兴
◇顺势而为·勾勒山水
东山再起|水绘东北|一线天机|开轩面场圃
◇工法匠作·粗细可道
惟巧惟妙|体物察色|粗细可道|工法匠作
◇修园养园·修身养性
甲乙相济|设计施工|园有生命
◇反思教训
椭园
工程信息
实景照片
设计图纸
造园笔记
◇场地任务
◇造园意向
巧于因借|因物不改|正奇互成|疏密得宜|曲折尽致
眼前有景|真假成趣|低技低造价
◇工法匠作
◇教训反思
竹可轩+虎房
工程信息
实景照片
设计图纸
造园笔记
◇任务意向
选址|竹可轩|虎房
◇工法匠作
◇反思教训
四篇答问
答吴洪德问
答张翼问
答古德泉问
答覃池泉问
若干评论
三园读与记
文质之间
景由境出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董豫赣的得意门生,北大建筑中心的高材生 早起看了竹可轩 一下喜欢上这个建筑师 又是一个心中有梦想的人 宝珍的倔强让人动容,敢为甲方挡枪骗了老师只为心中的建造 造园掇山理水,宜字为重 现代生活的诗意,才者之气 园林的尺度是个有意思的问题 艺圃之小 ,留园之大,两中尺度...

评分

董豫赣的得意门生,北大建筑中心的高材生 早起看了竹可轩 一下喜欢上这个建筑师 又是一个心中有梦想的人 宝珍的倔强让人动容,敢为甲方挡枪骗了老师只为心中的建造 造园掇山理水,宜字为重 现代生活的诗意,才者之气 园林的尺度是个有意思的问题 艺圃之小 ,留园之大,两中尺度...

评分

董豫赣的得意门生,北大建筑中心的高材生 早起看了竹可轩 一下喜欢上这个建筑师 又是一个心中有梦想的人 宝珍的倔强让人动容,敢为甲方挡枪骗了老师只为心中的建造 造园掇山理水,宜字为重 现代生活的诗意,才者之气 园林的尺度是个有意思的问题 艺圃之小 ,留园之大,两中尺度...

评分

董豫赣的得意门生,北大建筑中心的高材生 早起看了竹可轩 一下喜欢上这个建筑师 又是一个心中有梦想的人 宝珍的倔强让人动容,敢为甲方挡枪骗了老师只为心中的建造 造园掇山理水,宜字为重 现代生活的诗意,才者之气 园林的尺度是个有意思的问题 艺圃之小 ,留园之大,两中尺度...

评分

董豫赣的得意门生,北大建筑中心的高材生 早起看了竹可轩 一下喜欢上这个建筑师 又是一个心中有梦想的人 宝珍的倔强让人动容,敢为甲方挡枪骗了老师只为心中的建造 造园掇山理水,宜字为重 现代生活的诗意,才者之气 园林的尺度是个有意思的问题 艺圃之小 ,留园之大,两中尺度...

用户评价

评分

有幸亲历了这本书从策划,研讨,到后期装帧设计的部分过程,整整两年。又因师叔委托拍摄,年初有机会再游容园。这两年间发生了太多有趣的事,宝宝,王欣,老董几位老师可以说是让我对设计还不至于迷失领路人吧:)

评分

古典熏陶下的现代人,正文文字矫揉造作自我满足自命不凡,同园林一样,虎房必然不是现代主义建筑形式和中国古典融合的最好手段。由此引发思考:与过去纠缠不休真的是人类的前途吗?既然生活中其他方面已经与历史截然不同。不过后面的对话中又没有正文的文风问题,可见是学术风气。以及,亚洲师承文化体现过于明显。书排得挺有个性..图和文字完全分离使我大开眼界。

评分

董老的序还是一如既往地犀利。惭愧现在也只有看董老师、葛老师、王澍老师的东西,才会追忆一点过去对设计的执拗追求了。

评分

能不受周围干扰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挺厉害的..

评分

机缘巧合从网上看到有人推荐 非常好奇地买回来读 风格和董豫赣如出一辙 感性成分大于理性成分 中国文人风格明显 没有去园子参观过 所以不能妄加评论 但是个人感觉文字太散 实在不能算是可以指导实践的书 于是这本洋洋洒洒的著作 终不能回答我如何造园的问题 作为建筑学出身的学生 只靠照片和简单的工程图就想说明设计意图和建造过程 未免有些潦草 难道当年获得的那些奖项 也都只靠文字和照片吗? 总之个人认为并不是一本有诚意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