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作者:[德]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出品人:
页数:263
译者: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出版时间:2018-12
价格:30.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10185071
丛书系列: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文库
图书标签:
  • 政治
  • 社会
  • 性别与劳动
  • 马克思主义
  • Engels,Friedrich
  • @译本
  • *北京·人民出版社*
  • 自有藏书
  • 社会学
  • 政治学
  • 历史学
  • 人类学
  • 马克思主义
  • 私有制
  • 国家起源
  • 家庭结构
  • 社会演变
  • 古典理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書影代用民國四十三年(1954)10月人民出版社版「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封面書影。原書號1001.188,有民國四十六年(1957)2月北平6印本。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编者引言
1884年第一版序言
1891年第四版序言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就路易斯·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作
一 史前各文化阶段
1.蒙昧时代
2.野蛮时代
二 家庭
三 易洛魁人的氏族
四 希腊人的氏族
五 雅典国家的产生
六 罗马的氏族和国家
七 凯尔特人和德意志人的氏族
八 德意志人国家的形成
九 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
附录
弗·恩格斯 论未来的联合体
弗·恩格斯 新发现的一个群婚实例
恩格斯关于《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书信摘选
恩格斯致奥古斯特·倍倍尔(1882年12月22日)
恩格斯致卡尔·考茨基(1883年2月10日)
恩格斯致卡尔·考茨基(1884年2月16日)
恩格斯致卡尔·考茨基(1884年3月24日)
恩格斯致卡尔·考茨基(1884年4月11日)
恩格斯致卡尔·考茨基(1884年4月26日)
恩格斯致保尔·拉法格(1884年5月10日)
恩格斯致爱德华·伯恩施坦(1884年5月17日)
恩格斯致爱德华·伯恩施坦和卡尔·考茨基(1884年5月22日)
恩格斯致卡尔·考茨基(1884年5月23日)
恩格斯致劳拉·拉法格(1884年5月26日)
恩格斯致弗里德里希·阿道夫·左尔格(1891年6月10日)
恩格斯致卡尔·考茨基(1891年6月13日)
注释
人名索引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族名索引
插图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1版封面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4版扉页
1929年上海新生命书局和1941年上海学术出版社出版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译本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我是在钻研完弗洛伊德、弗洛姆和弗兰克尔等人精神分析学理论(很多精神分析学者都是社会主义者,试图结合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主义)以及韦斯特马克的《人类婚姻史》(包含对母权制、血缘家庭等理论的完全批判)之后,做的对本书的阅读,应该说,前两者都是对这本书的一种批判...  

评分

读完此书,算算日子,从第一次读起已经过去四个月了。一方面有拖延的原因,另一方面是觉得此书晦涩,中途停下来再反复读了多次,兀自不懂。再来看评论,各位书评人都像是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思想家的集合,政治经济学功底深厚,所写的书评俨然和恩格斯在同一高度上,对我这门外之...  

评分

通史老师在讲婚姻的时候提到这本书,于是借来翻了翻。人民出版社,张仲实译。 以下是文摘。末尾有彩蛋,现在问题来了……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扉页上的小红字,莫名萌。】 她跟她所杀死的男人,是没有血统关系的。 【母系氏族里,一个女人杀了自己的丈夫是无罪的哟。...  

评分

这本书主要来源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是站在摩尔根研究成果之上的进一步挖掘。本书从历史文化阶段来划分,人类社会经历了蒙昧时代,野蛮时代,以这样的脉络来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进行阐述。更利用了当时正在经历蒙昧时代或者野蛮时代的美洲大陆、澳洲各土著民这样的...  

评分

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前半部分,作者不惜笔墨,描绘了人类社会婚姻制度的演变历程,意在通过家庭的起源,说明血缘关系对生产关系和财富分配的决定性作用.接下来作者就向我们展现了一幅血缘社会的基本图景:生产力低下,没有剩余产品,财富在氏族内平均分配。其后,...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又懂了。恩格斯说由母权制向对偶制的过度是靠女性,此后向文明时代的过度其实是靠男性。然而即使是专偶制之前的氏族社会一切血族关系的本质当依然是男性基于女性生殖特征的强制赋权。描述性论证即defy这之中女性主义可供探讨的余地,他是将氏族社会作为社会主义的某种可视的高纬度回朔而引介的。因而,将阶级内部结成利益集团的倾向归因于原始亲缘的复活,仅在私有财产造成贫富分化后才提出欲望的概念,忽视政治哲学中弱势群体的构成,还是有点单薄和局限吧?

评分

我又懂了。恩格斯说由母权制向对偶制的过度是靠女性,此后向文明时代的过度其实是靠男性。然而即使是专偶制之前的氏族社会一切血族关系的本质当依然是男性基于女性生殖特征的强制赋权。描述性论证即defy这之中女性主义可供探讨的余地,他是将氏族社会作为社会主义的某种可视的高纬度回朔而引介的。因而,将阶级内部结成利益集团的倾向归因于原始亲缘的复活,仅在私有财产造成贫富分化后才提出欲望的概念,忽视政治哲学中弱势群体的构成,还是有点单薄和局限吧?

评分

“母权制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丈夫在家中也掌握了权柄,而妻子则被贬低,被奴役,变成丈夫淫欲的奴隶,变成单纯的生孩子的工具了。”

评分

政治经济学,仍有一定启发意义

评分

就是《古代社会》的读书笔记,当然,还进行了马恩式的五马分尸与再造。 ps 想起了被骗去当兵的小妹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