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住宅史

莫斯科住宅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作者:伊·巴·庫拉科娃
出品人:
頁數:252
译者:張廣翔
出版時間:2017-9-1
價格:CNY 89.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20112901
叢書系列:俄國史譯叢
圖書標籤:
  • 俄羅斯
  • 城市史
  • 莫斯科
  • 曆史
  • 蘇聯研究
  • 蘇聯
  • 城市研究
  • 2017
  • 莫斯科
  • 住宅
  • 曆史
  • 建築
  • 社會
  • 城市
  • 生活
  • 文化
  • 變遷
  • 發展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從城市發展史、日常生活史的視角,介紹瞭12世紀至21世紀初莫斯科住宅史的演變。莫斯科的住宅類型經曆瞭“木捨—莊園式建築—公寓—宿捨式住房—多單元小區住宅”的曆史演變過程。莫斯科住宅的建築風格、生活空間的設計及其外觀的變化,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瞭莫斯科城市的發展和演變:一方麵,反映瞭城市風俗、禮儀、格調和習慣的變化;另一方麵,反映瞭居民的階層結構、富裕程度,以及政府住宅政策的變化。

著者簡介

伊·帕·庫拉科娃(И.П.Кулакова),曆史學博士,莫斯科國立大學曆史係教授,主要研究方嚮是俄國社會史、文化史和思想史;為國際18世紀史研究協會的成員,齣版2本專著,發錶60餘篇論文。

張廣翔,男,1957年12月9日齣生,曆史學博士,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79年9月-1983年7月在吉林大學曆史係攻讀學士學位;1983年9月-1986年7月在吉林大學曆史係攻讀碩士學位;1994年9月-1998年7月在東北師大世界中古史所攻讀博士學位;1991年1月—1992年11月赴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大學曆史係進修;1996年9月—1997年9月赴俄羅斯莫斯科大學曆史係進修;2001年9月—2002年3月赴俄羅斯彼得堡大學曆史係進修;2006年9月—2007年3月副莫斯科大學曆史係進修;2012年9月—2013年2月副莫斯科大學曆史係進修。1986年7月—至今在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工作。研究領域:俄國經濟史和社會史。

張文華,曆史學碩士,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彼得大帝之前的莫斯科:7~17世紀/001
第二章 新時代的莫斯科:18世紀/023
第一節 開始歐化/023
第二節 城市建築/025
第三節 俄國權貴的首都/029
第四節 火爐/036
第五節 公館/039
第六節 開明程度/042
第七節 傳統莊園的生活/044
第八節 下層民眾的生活/045
第九節 城市生活/047
第十節 城市外貌/050
第十一節 莫斯科的郊外/051
第十二節 莫斯科人與自然風光/053
第三章 資本主義時期的莫斯科:19世紀至20世紀初/056
第一節 災後的莫斯科/056
第二節 莫斯科人的生活/063
第三節 新舊莫斯科/070
第四節 資本主義製度下的莫斯科/075
第五節 19世紀末的莫斯科商人和企業主/077
第六節 莫斯科的居民/090
第七節 莫斯科的變化/092
第八節 不同的住宅類型/095
第九節 工業繁榮時期:19世紀、20世紀之交/102
第十節 新風格/110
第十一節 知識分子/121
第四章 蘇聯時期的莫斯科/125
第一節 蘇聯建立初期的莫斯科:遭遇經濟崩潰/125
第二節 新的生活方式/127
第三節 宿捨式住房/130
第四節 探索新風格/133
第五節 公社式住房/137
第六節 簡易木房/141
第七節 閤作社/141
第八節 名人住宅和精英人士的住房/145
第九節 斯大林時代的莫斯科/151
第十節 戰後的莫斯科/162
第十一節 戰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莫斯科/165
第十二節 巨大的改變/173
第十三節 莫斯科的庭院/177
第十四節 社會主義發展時期的建築/183
第五章 蘇聯解體後的莫斯科: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192
第一節 剋服過去的慣性/192
第二節 莫斯科的住房/193
第三節 住房問題的解決/195
第四節 房屋所有者聯閤會/197
第五節 住房的兩極分化/199
第六節 房屋租賃/200
第七節 精品房/201
第八節 建築風格/212
第九節 近年來的新趨勢/213
第十節 建築的高度/221
第十一節 建築的審美/223
第十二節 住房的內部裝修/223
第十三節 住房結構/224
第十四節 莫斯科的情況/226
結 論/229
譯後記/234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綫條超粗,像素超大,意識形態不減

评分

dope,一切綫下行為都會以另一種方式在互聯網呈現。住宅=你的個人空間,城市=社區,讀城市規劃史知未來。

评分

寫的比較乏味

评分

還行吧,翻譯看起來很通順,並沒有特彆艱深的專業術語,也許是作者是從城市發展史、日常生活史的視角來寫的,脫離瞭作為“建築專業史”的語境。這樣也好,但又覺得意猶未盡,感覺需要再找一本寫得更建築專業一點來互為補充纔算是讀過。無論如何,這本也是不可或缺的。

评分

還行吧,翻譯看起來很通順,並沒有特彆艱深的專業術語,也許是作者是從城市發展史、日常生活史的視角來寫的,脫離瞭作為“建築專業史”的語境。這樣也好,但又覺得意猶未盡,感覺需要再找一本寫得更建築專業一點來互為補充纔算是讀過。無論如何,這本也是不可或缺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