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之争

人心之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Melvyn P.Leffler
出品人:
页数:481
译者:廖蔚莹
出版时间:2012-2-1
价格:6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1775677
丛书系列:弗吉尼亚大学美国研究译丛
图书标签:
  • 历史
  • 国际关系
  • 冷战史
  • 冷战
  • 美国
  • 梅尔文莱弗勒
  • 政治学
  • 美国外交政策
  • 人性
  • 心理
  • 争斗
  • 社会
  • 洞察
  • 成长
  • 抉择
  • 矛盾
  • 权力
  • 反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此书以生动的语言和睿智的视角解读冷战的始末。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研究的西方权威之一,梅尔文•莱弗勒探索了大量新资料,从美苏对抗史中截取了五个关键时刻,予以立意新颖又颇具启发的分析。他对冷战中历任领导人的刻画令人信服又言简意赅。正如莱弗勒所描述的,那些领导人所经历的内心挣扎、艰难抉择和最终成功显示了在这个动荡不定的世界中,领导层在维护和平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诺曼•M•奈马克,斯坦福大学

本书展现了20世纪后半个世纪美国和苏联领导人之间的被迫式的压力,说明了为什么在斯大林死后,艾森豪威尔和Malenkov仍不能购销旧帐,赫鲁晓夫、肯尼迪和约翰逊如何反对联合国的压力和国内政敌,以及1980年代什么样的政治背景允许领导者更多的注重共同利益而非区别。

作者简介

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Edward Stettinius教授,著有《共产主义的幽灵:美国与冷战的起源,1917—1953》以及荣获班克罗夫特奖的《实力优势:国家安全、杜鲁门政府和冷战》。

目录信息

致谢
序言
第一章 冷战的发端,1945—1948:斯大林与杜鲁门
革命者斯大林
二战中的斯大林
杜鲁门
斯大林与杜鲁门
国际性政治混乱
国内政治
同盟国与附庸国
意识形态、个性特点与国际体系
第二章 和平的机会,1953—1954:马林科夫与艾森豪威尔
斯大林之死
艾森豪威尔的反应
克里姆林宫中的动乱
和平的机会?
军备控制,德国和印度支那
恐惧与权力
第三章 躲过大决战,1962—1965:赫鲁晓夫,肯尼迪与约翰逊
千钧一发
赫鲁晓夫的退让
肯尼迪等待时机
给和平一个机会
崭新的开始与唐突的收场
约翰逊的痛苦与选择
从大决战回到冷战
第四章 缓和政策的远去,1975—1980:勃列日涅夫和卡特
勃列日涅夫与缓和政策
华盛顿的新面孔,莫斯科的老面孔
附庸国、霸权国和同盟国
中国牌
伊朗和阿富汗
维也纳峰会
尼加拉瓜和阿富汗
缓和期的结束
第五章 冷战的终结,1985—1990:戈尔巴乔夫,里根和布什
美利坚的清晨
莫斯科的黄昏
军备裁减
撤军
新思维,旧思维
柏林墙的倒塌
东西德的合并
戈尔巴乔夫、里根和布什
结语
参考书目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假期真的不适合⋯⋯

评分

chapter 3

评分

假期真的不适合⋯⋯

评分

文不对题,不过算是清晰的美苏高层视角的冷战史,缺点是每个人的水平都被描写的差不多。双方的斗争始终围绕的还是意识形态啊。

评分

用以写作参考,阅读前两章。重点是冷战作为国家形象建构的属性,而在这一平台上为确立形象的行为亦改变了冷战进程。资料翔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