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对接故事

太空对接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弗·谢·谢拉苗尼科夫
出品人:
页数:420
译者:方吉士
出版时间:2011-8
价格:80.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780966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苏联
  • 航天
  • 回忆录
  • 航空航天
  • 科普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 航天科普
  • 宇航
  • 太空
  • 对接
  • 故事
  • 科幻
  • 探索
  • 冒险
  • 未来
  • 航天
  • 儿童
  • 想象力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太空对接故事》是一本自传体的科学史料,原著作者弗拉基米尔·

谢尔盖耶维奇·谢拉苗尼科夫是世界著名的航天专家、杰出的航天设计师

、太空对接技术的奠基人。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独特视角,描述了20

世纪苏联宇航技术的发展历程,从运载火箭到第一颗卫星,从载人航天到

月球探测,从太空对接到空间站,其中重点记录了载人航天和对接机构的

研制过程。书中还从另一个侧面记述了美国和当时苏联在航天领域的激烈

竞争以及后来在太空对接上的首度合作,涉及许多著名的航天计划及其艰

难曲折的研制历程,既有鲜为人知的内情趣事,又有深入浅出的技术探究

。作者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回忆录的形式描写了苏联航天人的工作和

生活,其中有像科罗廖夫这样的航天巨擘,也有与作者共事过的许多苏联

航天专家,甚至还有一些美国专家以及宇航员的轶事。

近年来,我国的航天事业迅猛发展,尤其在载人航天方面取得了辉煌

的成就。根据我国载人航天计划,首次太空交会对接于2011年进行。《太

空对接故事》不是太空对接技术的科学专著,但书中包含了许多与技术相

关的内容:参与重大航天项目的回忆,苏联航天领袖和技术专家们的工作

情况,技术方案从创意到飞行试验的过程描述等等。希望我国广大的航天

工作者们可以从本书中汲取有益的经验,而那些关心航天事业的普通读者

也可以借助此书增进对航天的了解。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第1章 航天世纪的开始
1.1 成为工程师以前的岁月
1.2 工程教育
1.3 进了设计局——到科罗廖夫身边
1.4 我们的卫星是全球第一颗卫星
1.5 设计师:理论与实践
1.6 太空首位地球客世上掀起宇航热
1.7 第一个对接计划:“联盟号”和“双子星座号”
1.8 对接:探索,研制,试验
1.9 太空中的摩擦学
1.10 地球上空的“闪电”
1.11 人造重力
1.12 奔月,登月
1.13 灾难:科罗廖夫去世
1.14 第一艘“联盟号”飞船宇航员卡马洛夫牺牲
1.15 第一次对接成为一件大事
1.16 最初的科技贡献
1.17 进入英语世界
1.18 去英国,去美国去月球
1.19 内部通道对接系统(SSVP)促进了轨道空间站计划
1.20 重新探索-研制-试验
1.21 1971年4月:“礼炮-联盟-10”
1.22 1971年5月、6月:“联盟-11号”大喜大悲
第2章 20年前:“联盟一阿波罗”
2.1 “联盟-阿波罗”试验计划引言
2.2 美国人来了
2.3 为什么是异体同构对接机构(APAS)
2.4 第一次去美国:布舒耶夫教授,罗纳依博士等
2.5 APAS顺利起步
2.6 从界面接口开始对接到“联盟一阿波罗”试验计划结束
2.7 缩比模型
2.8 在家里,在中性地带,在国外
2.9 1973年金秋
2.10 1974年——最后的冲刺
2.11 “能源”科研生产联合体,瓦连金·格鲁什科
2.12 1974年盛夏
2.13 家里出了麻烦事
2.14 对接检验
2.15 重赴洛克威尔和NASA
2.16 最后一次准备
2.17 使命
2.18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2.19 为了我的余生
2.20 一本书——《联盟和阿波罗》
2.21 “联盟-阿波罗”试验计划总结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作者反复强调周边异体同构对接方案的出台有多么不容易,对此不太理解。对接,常人最直接的反应,难道不就是象作者所说的接消防水笼一样的方案吗?肯定是要留出中央通道以便人员货物象水流一样通行的喽,这还有什么可多想的?还是我没有理工科头脑的缘故? 撇开这点不说,全书...

评分

作者反复强调周边异体同构对接方案的出台有多么不容易,对此不太理解。对接,常人最直接的反应,难道不就是象作者所说的接消防水笼一样的方案吗?肯定是要留出中央通道以便人员货物象水流一样通行的喽,这还有什么可多想的?还是我没有理工科头脑的缘故? 撇开这点不说,全书...

评分

作者反复强调周边异体同构对接方案的出台有多么不容易,对此不太理解。对接,常人最直接的反应,难道不就是象作者所说的接消防水笼一样的方案吗?肯定是要留出中央通道以便人员货物象水流一样通行的喽,这还有什么可多想的?还是我没有理工科头脑的缘故? 撇开这点不说,全书...

评分

作者反复强调周边异体同构对接方案的出台有多么不容易,对此不太理解。对接,常人最直接的反应,难道不就是象作者所说的接消防水笼一样的方案吗?肯定是要留出中央通道以便人员货物象水流一样通行的喽,这还有什么可多想的?还是我没有理工科头脑的缘故? 撇开这点不说,全书...

评分

作者反复强调周边异体同构对接方案的出台有多么不容易,对此不太理解。对接,常人最直接的反应,难道不就是象作者所说的接消防水笼一样的方案吗?肯定是要留出中央通道以便人员货物象水流一样通行的喽,这还有什么可多想的?还是我没有理工科头脑的缘故? 撇开这点不说,全书...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回忆录的上半部分,信息量很大,有基本的理工科知识会有利于阅读(作者建议小号字的技术部分可以跳过)。有些英美地名等译法不合约定,但不影响阅读。期待下册。

评分

作者回忆录的上半部分,信息量很大,有基本的理工科知识会有利于阅读(作者建议小号字的技术部分可以跳过)。有些英美地名等译法不合约定,但不影响阅读。期待下册。

评分

很好, 值得收藏

评分

想看八卦的人要失望了,老毛子实在不擅长这个。作者是科罗廖夫同志的大粉丝(其实俺也是),言必称“总设计师”blahblah,俄国人写这种回忆总带了点意识形态相关的欲说还休,无趣得很。除了“美国人一心一意打算先发射两打黑猩猩再说”一句之外基本没啥幽默感。

评分

作者回忆录的上半部分,信息量很大,有基本的理工科知识会有利于阅读(作者建议小号字的技术部分可以跳过)。有些英美地名等译法不合约定,但不影响阅读。期待下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