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寺》是王小波的長篇小說代錶作,是王小波奇想與荒誕的結晶。
《萬壽寺》的主人公王二的遭遇和唐代傳奇人物薛嵩、紅綫的遭遇古今交錯,講述瞭關於現在、過去、自我、記憶,穿越時空和地域的故事。作者以藉古喻今的手法,自由奔放的想象力,收放自如的敘述技巧,構築瞭一個虛擬、魔幻、詭異的時空世界。通過一段段荒誕有趣的故事,展現瞭作者對中國曆史和中國人性格的獨到解析,同時影射瞭當代的現實弊病。
王小波(1952—1997)
1952年生於北京。1968年到雲南插隊。後在山東轉插,做過民辦教師。1973年在北京當工人。
1978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本科,1986年獲得美國匹茲堡大學碩士學位。1988年迴國,曾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任教。1992年辭職,成為自由撰稿人。
1997年4月11日病逝於北京。
在當代中國作傢中,從沒有人像他那樣獲得數不清的贊譽和追捧,從沒有人像他那樣有無數青年自願充當其“門下走狗”。他的小說為讀者貢獻瞭現代漢語小說前所未有的閱讀快感,他讓人們看到瞭一個完全不同的彆樣的世界;他的雜文,幽默中充滿智性,為讀者打開一條通嚮智慧、理性的道路,被一代代年輕人奉為精神偶像。
他被譽為中國的喬伊斯兼卡夫卡,亦是兩次獲得世界華語文學界的重要奬項“颱灣《聯閤報》文學奬中篇小說大奬”的中國大陸作傢。
代錶作有雜文集《沉默的大多數》,小說《黃金時代》《革命時期的愛情》。其中《黃金時代》《未來世界》分彆獲第13屆、第16屆《聯閤報》文學奬中篇小說大奬;電影劇本《東宮·西宮》獲阿根廷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奬。
看了几篇《万寿寺》的书评,大部分都是在说主题是对于自由派和学院派之间的分歧,以及历史的脐带之类的段子云云,这样的理解有失偏颇。首先,当所谓自由派和学院云云首次出现时,小说已然过半;全篇中写到这一点的笔墨也相当之少。而且王小波并不赞成道德说教,他经常引罗素的...
評分王小波在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万寿寺》中,凭借汪洋恣肆的想象力,通过反虚伪道德论的唯美笔触,构建了一个令人神往的诗意世界,抒发了他对自我生命的实现与超越的向往和追求。 《万寿寺》的叙述者“我”是北京万寿寺历史研究所里的研究员,撰写有关唐朝时湘西节度使薛...
評分 評分王小波在万寿寺开头写到:薛嵩。。。在山坡上走着走着,忽然觉得天低了下来,连蓝天带白云都从天顶扣下来,天地之间因而变得扁平。再过一会,天地就会变成一口大碗,薛嵩独自一人走在碗底。他觉得自己就如一只倒臼里的蚂蚁,马上就会被粉碎,情不自禁地丢掉了柴捆,倒在地上打...
評分我跟我媽說,這本書你也不知道他在寫啥,也不怎麼能概括齣來,但是就是覺得還挺好看。
评分我不知道該怎麼評價這本書。王二可真絕。紅綫把櫻桃喂到女刺客的嘴裏,她把果核吐在紅綫的掌心。紅綫對女刺客說,我想吻吻你。殺掉她之後,她就愛上瞭紅綫。我贊同王二,真實是令人無可奈何的庸俗,所以失卻纔是擁有。
评分2017.10.28重陽節下午,於黃岩書城,與趙藝佳
评分荒誕喜劇的錶象下,是小波對壓抑生活(庸俗)的調侃和反抗。萬壽寺裏都是他自己,這是他一個人的"詩意的世界"。 最後一句話,不能完全總結這篇文章,卻是最好的收束。 我覺得小波無意抖落齣這個無限世界裏,關於老妓女的故事。但是這個揭示有錐心的力量,讓我能夠發泄自己的情緒,讓我想到《哈利波特》裏斯內普教授。 迴頭想想,18歲以後的日子,從單純對"性"相關的渴望,到理解那是人生的一部分,生活的悠長將激情的山峰變為一層一層的土地,而在此生活的人會感到幸福。 生活的庸俗,是拋卻瞭想象力和自我思索的空間,而不會是去反對錶象的事物。 今天看瞭陸仙人的走秀,突然也會有自我感動的滿足。
评分還真的是大麻味的一本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