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革命·戰爭

市場·革命·戰爭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
作者:遊海華
出品人:
頁數:318
译者:
出版時間:2015-12
價格:CNY69.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6171509
叢書系列:中央蘇區研究係列
圖書標籤:
  • 曆史
  • 社會史
  • 革命史
  • 近現代史
  • 近代史
  • 江西
  • 福建
  • 遊海華
  • 市場
  • 革命
  • 戰爭
  • 曆史
  • 社會
  • 變革
  • 衝突
  • 經濟
  • 戰略
  • 思想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贛閩粵邊區地處江西、福建、廣東三省交界的邊陲地區。這裏,是中國傳統典型的丘陵山區農村社會,又較早經曆近代“資本主義”的衝擊。這裏,不但是20世紀30年代前期中國共産黨領導蘇維埃革命的中心地區,而且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東南抗戰的大本營。

近代以來,贛閩粵邊區曆經市場、革命、戰爭等多重衝擊和洗刷。在時代的洗禮下,她經曆瞭怎樣的變動與轉型?這些變動與轉型給我們提供瞭哪些可資藉鑒的經驗和啓示?遊海華*的《市場革命戰爭(近代贛閩粵邊區的變動與轉型)》在梳理相關史實的基礎上,展現瞭作者多年的思考。

著者簡介

遊海華,曆史學博士。浙江工商大學馬剋思主義學院特聘教授,贛南師範學院中央蘇區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入選2015年“全國高校優秀中青年思政理論課教師擇優資助計劃”.主要從事中共黨史、區域社會經濟史、三農問題研究。在《近代史研究》《中共黨史研究》《自然辯證法研究》《黨的文獻》《當代中國史研究》《史學月刊》《抗日戰爭研究》等期刊上發錶論文60餘篇。齣版《重構與整閤--1934-1937年贛南閩西社會重建研究》《勞動力的流動與農村社會經濟變遷》等專著、閤著6部。榮獲省廳級以上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5項。主持省廳級以上課題9項。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言
第一節 問題與思考
第二節 研究地域的典型性與普遍性
第三節 學術迴顧和研究思路
第二章 市場變遷與地域社會經濟發展
第一節 市場網絡的傳承與嬗變
一 傳統商道的延伸
二 公路交通網的崛起
三 郵電通信網的興起
四 信息傳遞的變遷
五 結論
第二節 農業的演進與轉型
一 傳統農業的興衰嬗變
二 農業新因素的誕生與成長
三 結論
第三節 尋烏農民經濟觀念的變遷
一 就業觀念的市場化發展趨勢
二 生産經營觀念和市場風險意識日趨成熟
三 消費觀念的商品化和“西化”趨勢
四 結論
第三章 生態環境變化與中央蘇區革命
第一節 社會生態環境變遷與中央蘇區革命的緣起
一 市場變遷與社會經濟劇變
二 市場變遷與地方社會轉型失控
三 結論
第二節 吉泰盆地的生態環境與東固革命的興起
一 暴動前吉泰盆地的生態環境
二 地方中共知識分子與東固革命
第三節 “九打吉安”中的農民動員
一 黨和紅軍的組織動員
二 農民動員機製和策略
三 結論
第四章 戰爭與地域社會經濟變動
第一節 國共爭戰對贛閩邊區社會經濟的影響
一 戰爭造成大量人口非正常流動,人口性彆比例嚴重失衡
二 持久的戰亂幾乎耗盡瞭邊區社會所積纍的財富
三 戰爭打斷瞭邊區固有的經濟現代化進程
第二節 20世紀三四十年代贛閩粵邊區的人口運動
一 中央蘇區勞力的從軍參戰運動
二 蘇區革命時期贛閩邊區的遷逃難民
三 國共“圍剿”與反“圍剿”戰爭中的三邊地區非正常死亡人口
四 抗戰時期湧入三邊地區的難民
五 40年代後半期外遷的三邊人口
六 結論
第三節 南京國民政府對贛閩邊區難民的救濟
一 贛閩邊區戰爭難民概況與難民救濟的緣起
二 贛閩邊區戰爭難民救濟概貌
三 免政:特殊的戰爭難民救濟
四 結論
第四節 債權變革與贛閩邊區農村經濟發展秩序
一 中央蘇區革命前後的債權變革
二 債權變革對當地社會經濟秩序的影響
三 結論和討論
第五節 抗日戰爭時期贛閩粵邊區的第一次現代化浪潮
一 現代交通通信網絡的初步形成
二 贛閩粵邊區的第一次現代産業潮
三 政府社會管理職能的初步轉型
四 民眾國傢政治與民族意識的強化
第五章 後中央蘇區時代贛閩邊區恢復與轉型
第一節 市場與商業的復蘇
一 市場與商業的恢復性成長
二 市場與商業復蘇的原因
第二節 農村經濟的恢復
一 農村經濟復興方案及其籌辦
二 贛閩邊區農村金融網絡的構建
三 金融下鄉與資本扶助
四 結論
第三節 地方公産的處置
一 問題的緣起和相關學術迴顧
二 社會重構與祠堂寺廟公産處置規則的初步確定
三 鄉村義務教育的創辦與地方公産處置規則的變更
四 祠堂寺廟會社等公産的實際處置
五 結論
第四節 民眾的政治生存狀態
一 三年遊擊戰爭初期贛閩邊區的民眾生存狀態
二 從戰後處置看贛閩邊區的民眾生存狀態
三 停止對抗的原蘇區軍民的實際生存狀態
四 結論
第五節 地方政府的現代化轉型
一 以精簡機構、節省經費來衡量裁局改科是否閤適
二 裁局改科是否提高瞭縣政府的行政效率
三 以孫中山的地方自治理論來評價縣府的裁局改科是否恰當
四 結論
第六章結語
第一節 市場之變遷與激勵
第二節 革命之興起與動員
第三節 戰爭之機遇與破壞
第四節 戰後之迴歸與延續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比較細緻客觀 國府和農村的現代化努力

评分

比較細緻客觀 國府和農村的現代化努力

评分

比較細緻客觀 國府和農村的現代化努力

评分

比較細緻客觀 國府和農村的現代化努力

评分

比較細緻客觀 國府和農村的現代化努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