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乐》是萧红的一部幽默讽刺长篇小说。作者用辛辣的笔触描画了那个时代以马伯乐为代表的一部分思想麻木的人,他们是时代的旁观者、多余的人,怯弱、自私、多疑、平庸,满腹牢骚,永远都在想,从来不去做。全书弥漫的幽默辛辣笔触,将作者的创作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其文学价值与创作水平,丝毫不逊色于《呼兰河传》。
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学名张秀环,后改名张廼莹,另有笔名悄吟、玲玲、田娣等。黑龙江省呼兰县人。代表作品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马伯乐》,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多部作品入编语文教材。
全文以讽刺的语调刻画了马伯乐这一贪生怕死、游移不定、优柔寡断、多疑猜忌、懦弱无能、牢骚满腹的形象,以及船长、王老先生等一批自私自利、企图发国难财、嘴上爱国实际卖国的行为,暗讽在饱受日本侵略的大背景下,中国人不能团结一致,反而是各顾各的利益,抗日救国只是一句...
评分先说一句,看的《马伯乐》是2016年北京理工版的,这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大家都能够看到,可是第二部就很难得,是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葛浩文副教授在美国寻觅到连载《马伯乐》下部的《时代批评》,并且将复印本寄给黑龙江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观泉,我们才得以观看到这未写...
评分“真他妈的中国人” ——马伯乐 初识萧红是那部《黄金时代》,一个人十块钱三个小时。时至今日,想起萧红,脑海里汤唯苍白的脸依旧挥之不去,她演的很好。 那之后我翻过《生死场》《呼兰河传》,只记得满目荒凉,尤其是碗里那块白嫩豆腐。最近闲时又翻起她的全集,开始读《马伯...
评分第二部的《马伯乐》共计九章,很遗憾是萧红的未完成之作。写了马伯乐终于从上海逃出去了,这之中写到几次登火车而没有登上,如何从凇江桥被挤落桥下,如何被救,这段写的最精彩,把细节描写的淋漓尽致。逃到南京后,发现南京也不安全,又如何的坐船逃到汉口,写窗老板买船花了2...
评分在思想上,我深刻地鄙夷马伯乐,但同时在行动上,我却与他如此类似。最为惊恐的是—马伯乐向来也鄙夷着“马伯乐”们
评分行文流畅自然,是萧红一贯文风。可惜已无下半部。 假若她身体只撑得住,马伯乐也是在大后方守望,暇时逛街见人就骂一句“真他妈的中国人”。但此外还会发生什么,乃是显露才华之处,亦是我辈之不及之处。然毕竟不能一见,所以现在的遗本也只是舒服而已。
评分蛮喜欢萧红的。 “真他妈的中国人!”这句话反复从她笔下流出,借由一个马伯乐,可以想象一个女子写出这样的话心中是有多少的无奈不甘和愤懑。 马伯乐生逢乱世,在九一八前后的上海奔逃他方。他既有着报国心志,又害怕行动。在心里一直骂着他妈的,但从不敢说出口被别人听了去。他既可爱,又可悲,又可怜。 不禁想到多余人,亦想到阿Q。马伯乐啊,穷苦的身在弱国乱世的马伯乐啊,国不爱你、钱不爱你,有谁来爱你呢?
评分人的软弱和求生的本能
评分没有脊梁的人,现在依然常见的恐怖育儿方式,没有存在意义的夫妻关系。形形色色光怪陆离的乱世众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