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繼《海錯圖筆記》之後,《博物》雜誌編輯張辰亮對《海錯圖》繼續深入解讀的又一次心得分享。第二冊收集瞭作者最新的24篇考察、論證筆記。較第一冊相比,第二冊考證瞭40餘幅《海錯圖》中的原圖,內容更豐富。此外,在第二冊中,減少瞭現代照片的比例,增加瞭古代日本、歐洲的博物學手繪,用圖風格更偏古韻。
《海錯圖》是清朝康熙年間,由畫傢聶璜繪製的一組海洋生物圖譜。他用生動的圖片和文字描繪瞭300多種生物,涵蓋大部分的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主要類群,還記載瞭不少海濱植物以及他在中國沿海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各種奇聞異事和風土人情,雍正、乾隆、嘉慶、宣統等清代皇帝都很喜愛這部圖譜。
受時代所限,書中記述雖妙趣橫生,但時有誇張,亦真亦假。作者自2015年7月起通過考證、分析、比對……抽絲剝繭地鑒定、解讀書中所繪的海洋生物。他的加工讓現代博物愛好者更容易閱讀這本清代奇書。作者對書中每種物種的描述,既有觀察記錄,又有文獻考證,並沿襲瞭他科學考據一貫的高冷嚴謹又有接地氣的趣味調侃。全書采用清代《海錯圖》的故宮授權原版圖,現代照片大多為作者或其好友實景拍攝,共同為讀者帶來一場視覺與味覺的終極饗宴。
張辰亮
專注科學傳播的“博物達人”,微博750萬粉絲心中的“什麼都知道”。昆蟲學碩士,《博物》雜誌編輯、官方微博賬號運營者,科普作者,為各大媒體撰寫過百餘篇科普文章。擅長用幽默的文字為網友鑒定物種,熱衷園藝手作,尤其喜歡使用靈魂畫作為粉絲答疑解惑。
在读这本书之前,读到博物杂志里编辑在杂志中关于海错图内容的专栏,有海错图中的画与文字以及编辑的解说。没想到,这些内容集结了,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海错图笔记》,这本是贰,回头我得再找壹来读读。 《海错图笔记》的作者正是《博物》杂志的编辑,张辰亮,也是博物官方...
評分 評分如果那个名叫聂璜的清代画家地下有知,他也许会欢呼雀跃,在三百年后的今天竟然有位志同道合的“博物君”前来切磋,看来,对大自然的热爱古今皆同。不过,倘若他知道这位来讨教的张辰亮这般较真,他可能会分外警醒,把亲手绘制的《海错图》中的三百多种海洋生物再详实勘察一番...
評分1.明瓦,就是把海月的壳磨成适当的形状,一片片嵌进窗棂里。最简单的是做成井字格的窗棂,每个小方块里嵌一块海月。如果是纹路复杂的花格窗,就要用竹片编成方格,嵌进海月,而且上一片要压住下一片,这样雨水就不会渗进来。这种窗户叫“蠡壳窗”“蛎壳窗”“蚌壳窗”,常常是...
評分有趣的係列,會每本都買的~帶著俏皮的口吻,帶我們穿越時間,領略前人眼中的海洋;講述今天的現狀。吐槽吐槽古人,教教料理術,帶著生活情趣,又夾雜著些感嘆。讀到“凍死算好的,至少有全屍,遇到鯊魚那就一點兒辦法都沒有瞭。船上人若是看到‘一縷之血浮於水麵’,就會‘慟哭,知其已葬魚腹也!’”時心裏難受,討生活似乎從古以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
评分水貨,一星給插圖,而不是作者後加的圖
评分明顯比上一本更靈活,內容更豐富,也……更……能吐槽聶璜……封麵那條粉紅色的魚好騷氣。
评分對我來說意味深長的一本書
评分亦莊亦諧,字裏行間更見一個自然愛好者的情懷。與古人調侃,與讀者互動;為自然擔憂,為美食禮贊。一冊在手,博物覽勝。既是科普書,又是美食匯。認真處夜半求助,動情時可剖赤膽。陳美好於斯冊,冀希望與未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