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继《海错图笔记》之后,《博物》杂志编辑张辰亮对《海错图》继续深入解读的又一次心得分享。第二册收集了作者最新的24篇考察、论证笔记。较第一册相比,第二册考证了40余幅《海错图》中的原图,内容更丰富。此外,在第二册中,减少了现代照片的比例,增加了古代日本、欧洲的博物学手绘,用图风格更偏古韵。
《海错图》是清朝康熙年间,由画家聂璜绘制的一组海洋生物图谱。他用生动的图片和文字描绘了300多种生物,涵盖大部分的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主要类群,还记载了不少海滨植物以及他在中国沿海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各种奇闻异事和风土人情,雍正、乾隆、嘉庆、宣统等清代皇帝都很喜爱这部图谱。
受时代所限,书中记述虽妙趣横生,但时有夸张,亦真亦假。作者自2015年7月起通过考证、分析、比对……抽丝剥茧地鉴定、解读书中所绘的海洋生物。他的加工让现代博物爱好者更容易阅读这本清代奇书。作者对书中每种物种的描述,既有观察记录,又有文献考证,并沿袭了他科学考据一贯的高冷严谨又有接地气的趣味调侃。全书采用清代《海错图》的故宫授权原版图,现代照片大多为作者或其好友实景拍摄,共同为读者带来一场视觉与味觉的终极飨宴。
张辰亮
专注科学传播的“博物达人”,微博750万粉丝心中的“什么都知道”。昆虫学硕士,《博物》杂志编辑、官方微博账号运营者,科普作者,为各大媒体撰写过百余篇科普文章。擅长用幽默的文字为网友鉴定物种,热衷园艺手作,尤其喜欢使用灵魂画作为粉丝答疑解惑。
宠物给你造成了误解,你以为你家鱼缸里的生物也有表情。 可是我在鱼身上实在看不出来。它们眼光或是暗淡或是凶狠,但你找不到一块表达感情的面部区域。据说,鱼的记忆力只有七秒,那么它们是不足以表达任何世事沧桑感。在我看来,只有一群鱼一类鱼,只有一斤、半斤的鱼,半死的...
评分考据小编博物谈 偷爱警/文 张辰亮的《海错图》考据癖,还是很考究的。锱铢必究的考据态度,令我刮目相看,尤其考据这门功课,需要翻阅大量资料加以夯实论证。现在像他这样的男人真的太少了,不晓得家庭生活里的作者是不是也这么较真,要是如此,男人做的太“吝啬”了...
评分考据小编博物谈 偷爱警/文 张辰亮的《海错图》考据癖,还是很考究的。锱铢必究的考据态度,令我刮目相看,尤其考据这门功课,需要翻阅大量资料加以夯实论证。现在像他这样的男人真的太少了,不晓得家庭生活里的作者是不是也这么较真,要是如此,男人做的太“吝啬”了...
评分1.明瓦,就是把海月的壳磨成适当的形状,一片片嵌进窗棂里。最简单的是做成井字格的窗棂,每个小方块里嵌一块海月。如果是纹路复杂的花格窗,就要用竹片编成方格,嵌进海月,而且上一片要压住下一片,这样雨水就不会渗进来。这种窗户叫“蠡壳窗”“蛎壳窗”“蚌壳窗”,常常是...
评分如果那个名叫聂璜的清代画家地下有知,他也许会欢呼雀跃,在三百年后的今天竟然有位志同道合的“博物君”前来切磋,看来,对大自然的热爱古今皆同。不过,倘若他知道这位来讨教的张辰亮这般较真,他可能会分外警醒,把亲手绘制的《海错图》中的三百多种海洋生物再详实勘察一番...
有意思,有意义!时而被萌到,时而被逗乐,时而长知识。与第一部相比,每篇的篇幅都增长了,因此看得更过瘾了,很喜欢这个调整。遗憾的是,每篇开篇的«海错图»原画从跨页长幅变成节选,是因为版权问题吗?这次的书页选的很好,有书香但不像第一部那么重,另外我更喜欢裸脊的。期待第三部。
评分水货,一星给插图,而不是作者后加的图
评分海中明亮如月的贝壳,被人们镶在窗上。照进屋内的阳光,便加上了大海的滤镜。极爱海月的故事和珠蚌的那张图,珍珠在月圆之夜吸收了月亮的光华,在海底发光回应着天上。这本讲了很多我喜欢吃的鳗鱼什么的,所以学乖了没在晚上看。
评分因为很好看,每次看个一点,台风天宅家就一口气读完了。小亮写东西,就算要抒情,也控制在内,非常让人喜欢,读起来知识点丰富,妙趣横生,文字也舒服不做作。真是好书啊。
评分这本书比第一册的装帧更好了。作者的文笔也比较风趣幽默,在欢笑中学到了很多海洋生物的知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