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世界”的现象学

“我”与“世界”的现象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李德南
出品人:
页数:324
译者:
出版时间:2017-8-10
价格:CNY 3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163588
丛书系列:微光:青年批评家集丛
图书标签:
  • 史铁生
  • 李德南
  • 文学研究
  • 文学批评
  • 现象学
  • 中国当代文学
  • 文学
  • 微光青年批评家集丛
  • 现象学
  • 自我
  • 世界
  • 存在
  • 意识
  • 主观性
  • 认知
  • 人与环境
  • 哲学
  • 体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融合文学与哲学,从个体与世界的关系、宗教信仰的类型与意义、写作与人生的内在关联等议题入手来理解史铁生及其生命哲学,认为史铁生所走的是一条通往现象学的路,史铁生的作品整体可以视为史铁生个人的一部精神自传。全书为理解史铁生的作品提供了现象学的视角,也为人文主义现象学如何应用于文学研究做出了新的尝试。

史铁生最初开始写作,是因为遭遇残疾所带来的巨大不幸使得他不得不持续地追问存在的意义,触及了许多存在论领域的问题。他对存在意义的追问,又是以自身的具体状况为出发点的,所有的追问、理解与解释,均立足于自身这一独特的“我”,这就使得他的写作带有浓重的解释学意味。史铁生对“我”与“世界”现象的持续关注,又使得他的写作具有鲜明的现象学色彩。这些问题,错综复杂地相互叠加。史铁生的写作,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视为海德格尔式的此在现象学在文学领域异常生动的范例。

作者简介

李德南,1983年生,上海大学哲学硕士,中山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青年学者、专业作家,兼任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创意写作专业导师等。著有《途中之镜》《有风自南》《小说:问题与方法》《遍地伤花》等。先后入选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创新人才、羊城青年文化英才、广东省青年文化英才,获《南方文坛》年度优秀论文奖、湖北省优秀学位论文奖等奖项。

目录信息

导论 通往现象学的路
第一章 “我”与“世界”的割裂与重构:史铁生思想架构的初步形成
第一节 “我”与“世界”的割裂
第二节 个体存在与总体话语的争执
第三节 进入“我”与“世界”的现象学境域
第二章 以“我”观我,以“心”证心:史铁生的个体现象学
第一节 有限之在:“我”的“原罪”
第二节 欲在:“我”的“本质”
第三节 动中之在:“我”的存在结构与生成方式
第三章 从现实世界到可能世界:史铁生的世界现象学
第一节 《我与地坛》及其周边文本中的“世界”
第二节 残疾人及其“世界”
第三节 可能世界的生成与显现
第四章 生命的亲证:史铁生的宗教现象学
第一节 个人宗教与制度宗教的辩证
第二节 昼信基督夜信佛:多元信仰如何可能
第三节 作为生命实践的信仰及其意义
第五章 回到源初的生存境况:史铁生的写作现象学
第一节 文学的功能与意义:以比较作为方法
第二节 “写作的零度”:结构主义的所指与现象学的能指
第三节 从知识论到生存论:史铁生的写作路向
结语 面向根本困境发问的生命哲学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从现象学这个视角去解读史铁生,感觉自己一直以来对史铁生文字感性上的认识得到了学术基础,同时也明白了自己对史铁生的一些看法还不够深入。以后会继续阅读史铁生的。

评分

全面解读史铁生的写作世界和生命哲学,为理解史铁生的作品提供了现象学的视角,同时也为人文主义现象学如何应用于文学研究做出了新的尝试。

评分

从现象学这个视角去解读史铁生,感觉自己一直以来对史铁生文字感性上的认识得到了学术基础,同时也明白了自己对史铁生的一些看法还不够深入。以后会继续阅读史铁生的。

评分

全面解读史铁生的写作世界和生命哲学,为理解史铁生的作品提供了现象学的视角,同时也为人文主义现象学如何应用于文学研究做出了新的尝试。

评分

全面解读史铁生的写作世界和生命哲学,为理解史铁生的作品提供了现象学的视角,同时也为人文主义现象学如何应用于文学研究做出了新的尝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