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三部曲•第二卷 分离

依恋三部曲•第二卷 分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作者:[英]约翰•鲍尔比
出品人:
页数:456
译者:万巨玲
出版时间:2017-6
价格:7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9232818
丛书系列:依恋三部曲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依恋
  • 精神分析
  • 心理
  • 婴儿心理学
  • 依恋理论
  • 儿童早期发展
  • 心理咨询
  • 依恋理论
  • 情感发展
  • 亲子关系
  • 分离焦虑
  • 心理成长
  • 儿童心理
  • 家庭关系
  • 情感连接
  • 安全感
  • 自我认知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是约翰•鲍尔比依恋理论系列的第二卷。本书主要探讨了婴幼儿与抚养者(主要是母亲)分离的种种情况对其造成的影响。亲子之间的分离有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分离的时间长短、分离期间是否有稳定的替代照顾者以及母亲的态度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鲍尔比认为,某些形式的神经官能症和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要么是由于剥夺了母亲的照顾,要么是由于幼儿与母亲人物的关系存在断裂点。母亲人物的存在或者缺失本身对于决定幼儿的情绪状态具有最重要的意义。

★编辑推荐:

鲍尔比提出的依恋理论被心理学界公认为20世纪亲子关系领域具有革命性的成就。

了解四种依恋类型,让孩子形成安全依恋。

帮助为人父母者理解孩子的分离焦虑。

★名人推荐:

约翰•鲍尔比的依恋研究关注母婴分离对儿童造成的影响,希望这套书的出版能够让中国的父母重视儿童的早期养育,也期待这套书中的理念能够推动中国研究,能向大众普及相关的科学育儿的理念,增加大家对婴儿以及对母婴关系的理解。

——易春丽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院讲师

阅读鲍尔比的系列书籍能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并重视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意义,虽然分离在这个快速的社会里显得稀松平常。

——施琪嘉

武汉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 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主席

作者简介

约翰•鲍尔比是英国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母爱剥夺实验和依恋理论的创始人。早年在剑桥大学攻读医学和心理学。1946—1972年以陆军精神病学家的身份长期在塔维斯托克诊所和人类关系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儿童和家庭精神病方面的医疗、教学和临床研究。他系统研究了母爱剥夺对人格发展的不良影响,提出了儿童对母亲的依恋理论。

目录信息

第一部分
安全焦虑与困扰
第一章人类悲伤的原型 002
第二章分离与丧失在精神病理学中的地位 026
第三章母亲在场或者母亲不在场时的行为表现:人类 035
第四章母亲在场或者母亲不在场时的行为表现:
非人类灵长类动物 062
第二部分
研究人类恐惧的行为学方法
第五章焦虑与恐惧理论的基本假设 084
第六章预示恐惧的行为 094
第七章唤起人类恐惧感的情境 104
第八章可引起动物恐惧的情境 131
第九章危险和安全的自然线索 145
第十章自然线索、文化线索,以及对危险的评估 159
第十一章合理化、错误归因和投射 179
第十二章对分离的恐惧 189
第三部分
对恐惧的敏感性的个体差异:焦虑型依恋
第十三章一些导致个体差异的变量 196
第十四章对于恐惧的敏感性以及依恋对象的可得性 209
第十五章焦虑型依恋及一些促成条件 219
第十六章“过度依赖”和溺爱理论 246
第十七章愤怒、焦虑和依恋 254
第十八章焦虑型依恋和儿童时期的“恐怖症” 266
第十九章焦虑型依恋和“广场恐怖症” 299
第二十章家庭背景的遗漏、压抑和弄虚作假 320
第二十一章安全依恋与自立的成长 329
第二十二章人格成长的路径 372
附 录
附录1分离焦虑:文献综述 380
附录2精神分析和进化论 400
附录3专业术语的问题 404
参考文献 409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动机 我在2000年之前从发展心理学教科书上了解到依恋理论,当时并不知道依恋理论的奠基人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是心理治疗领域精神分析方向的专家。直到2004年秋天参加一场南京脑科医院组织的关于依恋理论的培训,当时主办方邀请了四位英国专家,培训中专家放了四段母婴...  

评分

自从闻得易春丽博士启动翻译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的经典著作“依恋三部曲”,我立即将这三本书列入教学参考书单,为临床训练和从事研究的专业同道们记下一笔,并翘首以盼图书刊印流通之时。 易博士选择我,一名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的精神分析师为鲍尔比的书作序,透射出依...

评分

01 大宝快三岁,正好今年上幼儿园。刚开始的一个星期,他有严重的入园焦虑。头两天不愿意和同学玩,就缠着幼儿园的保安阿姨,因为那个保安阿姨是我们一个小区的,他认识。后来才开始慢慢接受老师,愿意呆在教室。 晚上睡前吵着不去上幼儿园,早上起床的第一句话也是不愿意上幼...  

评分

01 大宝快三岁,正好今年上幼儿园。刚开始的一个星期,他有严重的入园焦虑。头两天不愿意和同学玩,就缠着幼儿园的保安阿姨,因为那个保安阿姨是我们一个小区的,他认识。后来才开始慢慢接受老师,愿意呆在教室。 晚上睡前吵着不去上幼儿园,早上起床的第一句话也是不愿意上幼...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们实验室翻译的John Bowlby的依恋三部曲:依恋 & 分离 & 丧失,好期待

评分

好书,专业阅读

评分

焦虑来源于恐惧,恐惧是因为分离,分离是因为失去了依恋对象的接近和回应。形成焦虑型依恋的家庭有各种各样,但能形成安全依恋并充分发展人格的家庭都是一样幸福的。安全依恋的孩子会长成具有自立性的个体,能够依赖、信任他人,并且知道依赖谁是适当的,也能够根据环境变化转换自己的角色,由此可见一个安全的港湾和强大的家庭支持非但不会阻碍孩子自利性的发展,反而可以极大的鼓励孩子自立性的发展。本卷研究方法沿用第一卷的模式,也包含了动物的比较研究,对书中航天员的调查很感兴趣,对后代的培养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评分

我们实验室翻译的John Bowlby的依恋三部曲:依恋 & 分离 & 丧失,好期待

评分

减一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第二十一章出现了很多带有文化偏见的假设,例如将利他主义定义为“在大企业能很好地与人合作”,以及“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很好地适应”,这些不考虑社会对人造成的问题,直接削弱了本书的严谨性。 除去上述问题外,本书还是不错的,基本厘清了精神分析传统下的分离焦虑(阉割焦虑)、依恋关系与创伤代际传递这一系列概念,并尝试将其与主流科学范式接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