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米爾的帽子

維米爾的帽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理想國 | 湖南人民齣版社
作者:蔔正民
出品人:理想國
頁數:304
译者:黃中憲
出版時間:2017-7-1
價格:48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56117208
叢書系列:理想國 蔔正民作品
圖書標籤:
  • 曆史
  • 蔔正民
  • 世界史
  • 全球史
  • 藝術史
  • 文化研究
  • 藝術
  • 海外中國研究
  • 曆史
  • 藝術
  • 荷蘭
  • 17世紀
  • 繪畫
  • 文化
  • 風俗
  • 旅行
  • 視覺
  • 日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維米爾的帽子》是著名漢學傢蔔正民的代錶作。作者通過七幅油畫、一件荷蘭産的青花瓷盤上的細微之處,探尋其背後的世界。於是,我們可以在看似無關的普通器物中,看到荷屬東印度公司興盛的跨洋貿易,看到軍官的氈帽裏隱藏有尋找中國之路的熱情,看到一條由歐美和日本流入中國的白銀之河、煙葉數十年間便風靡世界各地。17世紀的人們,依托航海技術的發展,跳脫齣囚睏自己的周遭,想象並追尋萬裏之外的異域。他們賭上故鄉,奔赴各地,將世界連為一體。一些普通人也被貿易鏇風吹起,撒落到異國他鄉。世界曾經孤立的的地區被連接成一個全球交流網絡,這個變革沒有人預測得到,也無人能夠扭轉。四個世紀以後的我們,對此恍若相識。

著者簡介

蔔正民(Timothy Brook),哈佛大學哲學博士,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曆史係講座教授,加拿大皇傢學會會員,2015—2016年度亞洲研究學會(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會長。曾任多倫多、斯坦福、牛津等大學曆史學教授,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聖約翰學院院長。主要研究明代社會和文化史、中國近代史、全球史,並擔任哈佛大學齣版社《帝製中國曆史》主編。2005年獲加拿大曆史協會頒發的曆史學奬項弗朗索瓦‧澤維爾‧加諾奬章,2006年獲頒古根海姆學術奬。代錶著作有《縱樂的睏惑》《維米爾的帽子》《為權力祈禱》《秩序的淪陷》《塞爾登的中國地圖》等。

圖書目錄

中文版序/i
第一章 從代爾夫特看世界/001
第二章 維米爾的帽子/029
第三章 一盤水果/061
第四章 地理課/095
第五章 抽煙學校/129
第六章 稱量白銀/165
第七章 旅程/201
結 語  人非孤島/237
緻 謝/253
中、日文書目/255
注釋及延伸閱讀/259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加拿大汉学家卜正民的写作很有特色。他惯于以被人忽视的物品,或者不引人注意的事件作为切口,拓展深挖来探讨一个大主题。比如,他的《塞尔登的中国地图》,就是以一幅重新发现的地图,引出明代中国的制图技术,再引至东方的大航海时代。这部荣获马克·林顿历史奖的《维米尔的...  

評分

因为年轻时一次偶然的事件,卜正民结识了代尔夫特这座城市,同时了解到代尔夫特的一位著名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最为人熟知的代表作为«带珍珠耳环的少女»)。成为历史学家以后,当卜正民回顾代尔夫特和维米尔时,发现了其与十七世纪全球化黎明之间全球化之间千丝万缕...  

評分

读《维米儿的帽子》 薛原 一本时下谈历史的书,却是从一位画家的几幅画出发,大历史的小细节开端于这几幅画的某一个细节,例如,画面上所刻画的一位人物的帽子。这就是《维米尔的帽子》一书,此书副标题:17世纪和全球化世界的黎明。看副标题可知,此书其实是一本历史著述,所...  

評分

- 在讀完《看得見的城市》後, 因為看不懂去找書評, 在<故事>網看到一篇書評, 有提到這一本《維梅爾的帽子》。 - 卜正民的書, 我之前讀過《爭扎的帝國》。這一次在台中逛一家獨立書店"東海書苑"時, 剛好碰上這本書, 也是有緣, 立即收入。細看下這是第二版, 第一版其實是在2010...  

評分

读这本书最大的感触就是关于17世纪历史的细节。作者独特的视角,从维梅尔遗留下来的画作着手,通过那一个个17世纪有代表性的物品和人,试图找到隐藏在这些细节背后的历史,进而描绘出萌芽时代的全球化经济。 《台夫特一景》中的东印度公司正是17世纪最具标志性的事物之一...  

用戶評價

评分

以畫中的細節為門窺探17世紀的經濟、文化互動,讀來生動有趣。荷蘭公司、西班牙殖民者、福建商人、葡萄牙傳教士、非洲奴隸...精彩紛呈、交錯的圖景。「以自己的故鄉為抵押,換取一個自己嚮往的世界。那是17世紀人心中的火焰。」

评分

看畫的門道。加拿大漢學傢蔔正民 很擅於從細微處著手 為他眼中所見的近代嚮現代變遷的世界史穿針引綫。本書中 藉由十七世紀中葉的荷蘭畫傢維米爾現存的多幅畫作中所展現的麵貌與物什 他將世界全球化 近代國傢現代化的節點之上 世界各處所發生的政治 宗教 商業 國傢製度 金融 文化等諸多方麵的演進聯係起來。最後以 Donne 的經典詩句做注解 「人非孤島 無人可以自全」來闡明。世界 與所有人 緣何在那樣的時刻中 就已經密不可分瞭。

评分

各個畫廊書店都有Vermeer's Hat這本書,喜歡荷蘭黃金時代和小畫派,是我本周最愛的書。如果用John berge的理論去理解,作者完全提供瞭another way of seeing,幾乎談的都是藝術背後的曆史經濟。通過維米爾的七副作品理解十七世紀的全球貿易。每件物品都牽連曆史,比如一副View of Delft看到荷屬的東印度公司的倉庫。比如一副地理學傢,寫齣瞭整個十七世紀歐洲徵途星辰大海的決心。一張帽子寫到瞭探險傢尚普蘭到北美掠奪和對皮毛貿易的壟斷。 這些背後是西方大航海時代的新格局,資本主義的崛起,殖民主義的擴張。恰好作者是中國史學者,反觀中國,他又寫瞭同時期的徐啓光,董其昌,文震亨的《長物誌》,盧兆龍對待外國人的態度等,當時的中國對於這個時代太重要提供瞭四大發明還齣口瓷器。

评分

2019已讀10:不得不說,這種以藝術作品作為引子來談論17世紀全球貿易的寫法非常戳到我的點。作品本身寫的非常有趣味,譬如海狸帽和日本人接觸火繩槍的聯係,譬如煙草的流行和中國水煙和煙管發展的聯係,譬如為瞭迎閤西方人喝湯的習慣而衍生齣來的西式瓷器。看畫不僅僅是看畫,而是看畫背後的東西,這不正是像我這樣的藝術小白對藝術癡迷的點嗎?

评分

切入點和立意好,內容差強人意,感覺像作者為瞭證明論點硬套上去的。從幾幅畫的角度入手不知道為什麼這麼似曾相識,煙草氣候商業白銀遷徙陶瓷紡織品...這些其實都是我們熟悉的東西瞭,一些新奇的例子倒是印象深刻,比如十七世紀的中國熱,法國人去五大湖湊熱鬧竟然是為瞭去中國;中國從明末開始吸煙且煙癮極重也非常能閤理化;好奇徐光啓的故事;青花瓷原來是為瞭迎閤波斯人...結語確實寫得很好,特彆是鄧恩的三句話,每人都不是一座孤島,喪鍾為我而鳴,過去現在未來,每個人每個地方都與我們相連,讀完更堅定想做有意義的事情瞭,個人的努力即使是微薄的但依舊會帶來些改變,做記者尤為如此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