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撷取与江南地区老百姓生活最密切的60多个老手艺、老行当,分匠作、加工、服务、文娱、其他等5类加以叙述。从童年视角、个人记忆切入,并通过大量、扎实的田野调查,重现老手艺的彼时彼景,有场景,有人物,有加工技术,有风俗习惯,血肉丰满、生动鲜活。作者将老手艺、老行当的内容当作历史,确保其相关技术的真实性;同时采取散文的笔致,娓娓道来,文字相当有感染力,具有文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书中配有相应的漫画插图,使人在阅读文字的同时,可以赏玩、遥想手艺人的情境,文图相得益彰。
王向阳,一九六八年生于江南的一个千年古镇——浙江浦江郑宅的一户木匠世家。一九八六年游学杭州大学,一九九三年获文学硕士学位,一直供职于传媒界,任主任记者。酷爱古典诗词、传统戏曲和乡土散文,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散文学会理事。著有散文集《戏剧的钟摆》《六零后记忆》《最喜小儿无赖》《梨园趣闻录》《乡愁中国》等。
王向阳老师淳朴自然的语言着实打动了我们,生活在高速发展的时代,很少会有人去注意这些流落在民间的手艺,可正是有这些手艺人的默默付出,才有我们现在多姿多彩的文化。王向阳老师的耐心细心使他能够去寻找这些民间的美好,感谢他让我们看到时代的温暖。语言文字生动形象,描...
评分妙哉!妙哉!此书甚好!!! 这不仅仅是中华文化的传承,更是一个民族的未雨绸缪。里面记载的都是上世纪的各行各业不同的行当,文章真实(作为一个本土浦江人我可以作证)故事幽默有趣带有很浓的人文气息,里面的插画也很逼真。我觉得这本书非常适合当代的新青年学习曾经祖辈们...
评分这本书不仅记录了那些渐趋失传的传统手艺,还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匠人之心,匠人,匠心,手艺,那些远去的手艺,消失的手艺,为数不多存活的手艺,总是让我们不禁怀念。 我不知道看这本书的时候有多人像我一样,面对这些手艺有些觉得陌生,有些觉得熟悉,生活中曾经无处不在的...
评分这本书写的是浦江,很多都提到了郑宅,而我的母亲就是郑宅人,所以我对郑宅有很深的感情,看完这本书我觉得郑宅真的是很曼妙的女子,她朴实,勤劳,令人心安。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当下,许多的传统手艺都已经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只有老一辈的人还记得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或...
评分随着时代的发展,总有一种东西是要被留下来的,如果所有人都遗忘了这些传统的愈来愈少的中华人特有的手艺,那么中国人的独特又在哪里呢?王向阳老师的书用质朴的语言给我们描述了中国老手艺的迷人之处,还邀请了书中的周正兄妹来为我们现场演示中国的独特的手艺。不管怎样,我...
大致翻看了一下,唯一的疑问是做媒也算手艺吗?(接生我就算吧)
评分江南老行当,好些都有儿时的记忆。那时最爱木匠刨木的声音,最讨厌石匠钻石的声音,现在这些声音,都已不可闻。
评分江南老行当,好些都有儿时的记忆。那时最爱木匠刨木的声音,最讨厌石匠钻石的声音,现在这些声音,都已不可闻。
评分金华人真勤快!
评分温暖的手艺纪录片,翔实的田野调查记,真实的手艺人生活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