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错的“错”,是种类繁多、错杂的意思。
清代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绘制的《海错图》,共描绘了300多种生物,几乎涵盖无脊椎动物门和脊索动物门的大部分主要类群,还记载了不少海滨植物,是一本颇具现代博物学风格的奇书。
但时代所限,书中也有很多不靠谱之处,比如有些动物聂璜未曾亲见,仅根据别人描述绘制的外形,就会有很大失真。关于生物习性的记载,也是真假混杂。
正因如此,当我开始用今天生物学的角度,对《海错图》中的生物进行分析考证,从他的文字和画作中发现蛛丝马迹,辨别真伪,一步一步推理分析后,鉴定出画中生物的真身——这就像在破案一样,非常过瘾。
在这期间,我还去了辽宁、福建、广东、广西、天津及日本、泰国等地搜集素材、实地考证……到今天一年半多了,不知不觉也写了30篇文章。“破译”还将继续,先集为一本《海错图笔记》,大家看着玩儿。
在本书中,我采用了中国传统本草书的分类法,把书中生物归为“介部、鳞部、虫部、禽部”4类,以展示古人是怎样给生物分类的。有海洋生物的科普,有故纸堆里的考据,有中国人和大海之间的逸事,也有一些我个人的絮叨。说白了,就是我读《海错图》时做的30篇笔记。如果你看完后,觉得这是一本有意思、有意义的书,那我就很高兴了。
——张辰亮
张辰亮
专注科学传播的“博物君”,550万+粉丝心中的“什么都知道”。
昆虫学硕士,《博物》杂志编辑、官方微博账号运营者,科普作者,为各大媒体撰写过百余篇科普文章。
擅长用幽默的文字为网友鉴定物种,热衷园艺手作,尤其喜欢使用灵魂画作为粉丝答疑解惑。
中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而大海是神秘的,限于技术和时代,古人又不能完全对大海里的生物进行解释研究,处于猎奇的爱好,相关画家就把自己看到的海中生物绘制成册,就有了海错图这样的作品。从本质上来看,海错图就是那个时代的生物图鉴,聂璜应该算是中国古代的博物学家。海错...
评分1.中国人给动物起名时,有个习惯:如果这种动物擅长捕捉某种猎物,就叫它“某虎”。比如擅长吃苍蝇的跳蛛,就叫“蝇虎”,擅长吃蜜蜂的鸟,就叫“蜂虎”,擅长吃虾的鱼,就叫“虾虎”。那么叫“蟳虎”的鱼,自然就是擅长抓蟳吃了。 ——第二章鳞部《蟳虎》 2.聂璜的口味似乎和...
评分 评分中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而大海是神秘的,限于技术和时代,古人又不能完全对大海里的生物进行解释研究,处于猎奇的爱好,相关画家就把自己看到的海中生物绘制成册,就有了海错图这样的作品。从本质上来看,海错图就是那个时代的生物图鉴,聂璜应该算是中国古代的博物学家。海错...
评分很精致的一本书,拿来当绘本看了。排班漂亮,泛黄的纸也很有古意 博物君知识面太广了。 像他一样对生活充满好奇和热爱真好。 各种海鲜名称演变,背后的故事之类的,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有一个鱼好有趣。石首鱼 全家抄斩,灭门九族 图片看着憨憨的。其实就是大黄鱼 有的也很吓...
看了这部书后,更知道如何挑选和烹饪海鲜了
评分确实像一些评论说的逼格不高,对我这种文盲来说刚好。。照片很多来自水产市场,缺乏学术感,基本就是标题所称的个人“笔记”。。说起来原书也是逼格不高的呆萌型,不太科学且充满了博物君微博的“能好怎”,觉得由博物君来做笔记挺好的。。不知道几百年后新的博物君再做笔记时还吃剩几种。。
评分确实像一些评论说的逼格不高,对我这种文盲来说刚好。。照片很多来自水产市场,缺乏学术感,基本就是标题所称的个人“笔记”。。说起来原书也是逼格不高的呆萌型,不太科学且充满了博物君微博的“能好怎”,觉得由博物君来做笔记挺好的。。不知道几百年后新的博物君再做笔记时还吃剩几种。。
评分看了这部书后,更知道如何挑选和烹饪海鲜了
评分选择这本书一是博物君文字幽默,看他的微博还都蛮好玩的;二是一个学海洋的人,对于海洋生物的认识却仅依赖于小学时读的科普读物,大一学海生学了个囫囵,还错把“鲎”念作“鳖”实在惭愧。 一本还蛮有意思的书,海错图的画风还超可爱的,博物君这笔记虽不如微博文风有趣但也是丰富,吃法倒是怎么也不落下。书的装帧很漂亮,就是里面的配图会有一种百度图片download的感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