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瞭英文《文匯報》自19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發錶的部分文章,以西人的視角記錄瞭上海社會的日常生活狀況。內容包括對當時的政府、工廠企業、文化設施等相關機構及其運作的介紹,對黃包車夫、苦力、跟班等社會群體的描述,對上海縣城及租界的描寫,還有對公共活動、公共事件的報道及些許反映北京城市和中西部地區風貌的遊記。這些文章,是我們今天瞭解當時已開埠近五十年的上海社會日常生活的變化以及西方人中國觀的珍貴資料。
王健,上海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曆史學博士,院青年創新人纔,主要研究方嚮為江南區域社會史。近年來主持國傢及省部級課題多項,獨著、參著學術專著多種,在各類學術刊物上發錶論文數十篇。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17/10/25/%e4%b8%8a%e6%b5%b7%e7%a7%9f%e7%95%8c%e5%8f%8a%e8%80%81%e5%9f%8e%e5%8e%a2%e7%b4%a0%e6%8f%8f%ef%bc%9a%e4%b8%80%e5%8f%a5%e8%af%9d%e4%b9%a6%e8%af%84/
评分對當時上海非常詳細的文字描述。現在有些技術可以把老照片動起來,不知道未來有沒有技術能把這些文字轉換成照片或者動圖。 另外,當時老外對中國人不愛運動,不愛衛生,虛僞的禮儀,中國街道的泥濘骯髒等方麵的描述,我覺得在今天依然適用。 讓讀者從側麵瞭解瞭外國人內心對中國和中國人的真正看法,這在現在的齣版物中是找不到的。
评分的確是本“素描”,有種學生日記般的仔細,為瞭記錄而記錄。寫老城廂的篇章很少。
评分以為是圖冊,其實全是文字記錄。第一部分作者對上海民俗的描寫太置身事外,缺乏同情,權當“科學”地瞭解往日民情之用。第二部分較好
评分的確是本“素描”,有種學生日記般的仔細,為瞭記錄而記錄。寫老城廂的篇章很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