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城市的繁华,转过身去,仍然有着许多的故事,是在华服包裹之下的一些曲折和黯淡。当然也有许多的和暖,隐约其词,等待你去触摸。”
我们的生活,在接受着某种谛视。来自于日常的一双眼睛。一只猫或者一只鹦鹉,甚至是甲虫或螃蟹。我们不知道下一秒会变成什么模样,更糟糕的,是在活得最兴味盎然的时候分崩离析。
一场以动物命名的台风,因其行动迅速,且路径奇诡,为岛城带来了强风与丰沛的雨,也带来了不期而遇。
因相遇而产生故事,而有了关于时间的见证,见证别人,也见证自己。人生的逸出,这便不是宿命,是奇遇。
张爱玲当年曾经书写《传奇》,依然写香港的相遇,遇的是时世变迁,那是半个世纪前的无奈与苍凉。
而这本书中写的,是相遇中的冷暖,有许多怅然,只因物非人是。
葛亮
原籍南京,现居香港,在高校担任教席。香港大学中文系博士毕业。文学作品出版于两岸三地,著有小说《北鸢》《朱雀》《七声》《戏年》《谜鸦》《浣熊》,文化随笔《绘色》《小山河》等。部分作品译为英、法、俄、日、韩等国文字。
长篇小说《朱雀》获选“亚洲周刊华文十大小说”,2016年以新作《北鸢》再获此荣誉,并斩获各项大奖。包括2016年度“中国好书” 、2016年“华文好书”评委会特别大奖、2016年度当代五佳长篇小说、2016年度中版十大中文好书等。作者获颁《南方人物周刊》“2016年度中国人物”。
曾获首届香港书奖、香港艺术发展奖、台湾联合文学小说奖首奖、台湾梁实秋文学奖等奖项。作品入选“当代小说家书系”、“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8、2009、2015中国小说排行榜” 、“2015年度诚品中文选书”。
没想到葛亮的这本书是在2013年写的,还在《纸鸢》之前,当年看(去年吧)对葛亮的风格很有好感,因为他写到了秦淮河,写到了夫子庙的东市西市,非常的接南京人的地气。 这本《浣熊》的风格我想到一个人-台湾的白先勇,悲剧主义色彩浓重,看完每个故事都会吸一口冷气。亏的看过...
评分时间那漫长的样子,在每个人看来,看不到尽头,抓不着摸不到,流逝的只是我们。稍不留神,时间就跑了很远。如果让你来观望一下你现在所在的城市,你会以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和心思去观摩?其实啊,所有的故事都是从相遇开始填充,这无可厚非,有了故事就意味着流动,或平静,或跌...
评分我有时很好奇究竟喜欢葛亮的都是些怎样的读者。 不过暂且不去管它,浣熊是继《七声》《谜鸦》之后的我看的葛亮的第三本书。依旧充斥着爱和欲,传统与新,贫穷与发达,生与死的种种矛盾。 然而浣熊里的葛亮有些乱,自从开始写香港之后,亦或者是作者的成熟,更加的个人化又有更...
评分 评分我有时很好奇究竟喜欢葛亮的都是些怎样的读者。 不过暂且不去管它,浣熊是继《七声》《谜鸦》之后的我看的葛亮的第三本书。依旧充斥着爱和欲,传统与新,贫穷与发达,生与死的种种矛盾。 然而浣熊里的葛亮有些乱,自从开始写香港之后,亦或者是作者的成熟,更加的个人化又有更...
猴子最好
评分矫揉造作没有温度
评分没温度 还是看完
评分#藏书阁打卡#这本写香港,也写在繁华都市存活的小人物们。最喜欢《浣熊》《街童》《德律风》三篇。其余的故事写的太弯绕,可读性还是差了点。作者把香港的底层展开,让人看到他们的不易,所以我对他们多了一些理解和同情,或许这就是历史与现实导致的小人物的局限,倘若没有强有力的推动,一切都难以扭转。全本契合书名,淘气戏谑的台风浣熊,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留下满地狼藉,以及那些人儿的忧伤和眼泪。
评分看到了大都市背景下穷途末路的人们的挣扎,但葛老师文笔太崎岖了,经常让人摸不到头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