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土地赋役制度研究

秦汉土地赋役制度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臧知非
出品人:
页数:458
译者:
出版时间:2017-3
价格:9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11732743
丛书系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图书标签:
  • 经济史
  • 制度史
  • 秦汉史
  • 秦汉史社会史
  • 历史
  • 感兴趣
  • 土地制度
  • 中国古代史
  • 秦汉历史
  • 土地制度
  • 赋役制度
  • 古代经济
  • 封建社会
  • 制度研究
  • 历史研究
  • 中国史
  • 农业社会
  • 政治制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二、三章论述战国授田制形成基础与历史内涵、秦授田制的历史特点、汉代授田及其私有化的历史过程。第四章论述秦汉田税征收方式与农民田税负担,考察“税田”制的由来和实行情况以及田税货币化对农民负担的影响。第五、六章讨论算赋合更赋的生成与演变从训诂和历史不同层面分析“算”的含义与功能,考释文献和简牍 中“算”的各种含义, “更”的内容,说明算赋、更赋的生成和演变。第七、八章讨论户籍管理与社火等级和社会控制问题

作者简介

臧知非,男,1958年生,江苏宿迁人,1978年至1985年就读于徐州师范学院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8年至1991年就读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同年任教于苏州大学历史系,现为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历史系)教授,中国古代史、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先后出版专著《周秦社会结构研究》(与导师田昌五合著)、《中国道教发展史纲》(与师兄刘峰合著)、《吕不韦传》、《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田昌五、漆侠总主编,全四卷,第一卷第一作者)、《人伦本原:孝经与中国传统文化》、《分职定位:历代职官制度》(与沈华合著)、《大汉高后》、《中国第一后——吕后》、《周秦汉魏吴地社会发展研究》(第一作者兼主编)、《论语注说》、《生存与抗争的诠释:农民战争史研究》、《赋役与秦汉社会控制》、《土地、赋役以秦汉农民命运》、《泗水、泗阳历史文化研究》(第一作者兼主编)等十余部;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史学月刊》、《史学集刊》、《文史哲》等刊物发表论文一百余篇;主持国家社科一般项目、重点项目各一项,省部级项目多项;现任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

目录信息

第一章战国授田制度及相关问题(1)
第一节井田与授田(2)
第二节春秋土地关系的变动与授田(12)
第三节战国授田制度的普遍化(29)

第二章秦朝授田制度的统一及其实态(56)
第一节商鞅“开阡陌”析疑(57)
第二节“名田”与“授田”性质问题(68)
第三节秦简所见土地制度(92)

第三章汉代授田及其私有化(112)
第一节土地授予的标准与程序(113)
第二节土地继承与买卖(124)
第三节农民受田实态与土地兼并(141)
第四节《二年律令》的时效与授田制的废止问题(150)
第五节刘秀“度田”与东汉土地管理(172)

第四章田税征收方式与农民田税负担(190)
第一节传统认识与“以顷计征”的历史考察(191)
第二节秦和西汉的“税田”制度(205)
第三节东汉田税征收方式(228)
第四节田税的货币化与农民田税负担(242)
第五节文帝免征田税新证(251)

第五章算赋研究的几个问题(265)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266)
第二节“八月初为算赋”与“算”(275)
第三节凤凰山汉简的“算”非“算赋”之省(284)
第四节天长“算簿”性质分析(300)
第五节松柏53号牍文性质辨析(306)
第六章更役与更赋(310)
第一节“月为更卒”的历史分析(311)
第二节“正卒”之役(324)
第三节“更赋”的演变(331)

第七章户籍分类与户等变迁(343)
第一节户口登记及其分类(344)
第二节“自占年”与户籍登记(366)
第三节傅籍与户等结构的变动(373)

第八章什伍缘起、居民身份与民居空间(382)
第一节什伍制度起源(382)
第二节“闾左”性质与基层社会控制(395)
第三节“叚门逆旅”身份的历史考察(409)
第四节“市井”所见民居空间与社会控制(416)

余论:土地、赋役与农民历史命运(429)

主要参考资料(442)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余观此篇读书报告,作者实将臧知非先生《秦汉土地赋役制度研究》与张金光先生《秦制研究》对列,且有所偏颇之论。观读书报告全文可知,作者对两位先生治学成果并未全面且深入的研读、理解、掌握,因而报告之论颇显粗糙,且过于主观情绪化。所幸本人对两书皆有深读,兹略举二书...

评分

余观此篇读书报告,作者实将臧知非先生《秦汉土地赋役制度研究》与张金光先生《秦制研究》对列,且有所偏颇之论。观读书报告全文可知,作者对两位先生治学成果并未全面且深入的研读、理解、掌握,因而报告之论颇显粗糙,且过于主观情绪化。所幸本人对两书皆有深读,兹略举二书...

评分

余观此篇读书报告,作者实将臧知非先生《秦汉土地赋役制度研究》与张金光先生《秦制研究》对列,且有所偏颇之论。观读书报告全文可知,作者对两位先生治学成果并未全面且深入的研读、理解、掌握,因而报告之论颇显粗糙,且过于主观情绪化。所幸本人对两书皆有深读,兹略举二书...

评分

余观此篇读书报告,作者实将臧知非先生《秦汉土地赋役制度研究》与张金光先生《秦制研究》对列,且有所偏颇之论。观读书报告全文可知,作者对两位先生治学成果并未全面且深入的研读、理解、掌握,因而报告之论颇显粗糙,且过于主观情绪化。所幸本人对两书皆有深读,兹略举二书...

评分

余观此篇读书报告,作者实将臧知非先生《秦汉土地赋役制度研究》与张金光先生《秦制研究》对列,且有所偏颇之论。观读书报告全文可知,作者对两位先生治学成果并未全面且深入的研读、理解、掌握,因而报告之论颇显粗糙,且过于主观情绪化。所幸本人对两书皆有深读,兹略举二书...

用户评价

评分

传统论述为主,辅以出土文献,主要是基于文献研究,可以备为各类论文资料,主要是赋役制度与算赋算法等。

评分

大佬的社科文库基金成果,关于土地买卖起源的分析很扎实,后面几篇文章有点偏题,可能是凑字数,贾谊《过秦论》对土地兼并的描写不是反思秦朝而是借古讽今,有待推敲。

评分

评分

传统论述为主,辅以出土文献,主要是基于文献研究,可以备为各类论文资料,主要是赋役制度与算赋算法等。

评分

传统论述为主,辅以出土文献,主要是基于文献研究,可以备为各类论文资料,主要是赋役制度与算赋算法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