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西洋名物考

紅樓夢西洋名物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浙江人民美術齣版社
作者:方豪
出品人:藝文類聚
頁數:200
译者:
出版時間:2017-10
價格:56.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34059940
叢書系列:新月文叢
圖書標籤:
  • 紅樓夢
  • 考據
  • 名物
  • 博物
  • 學術
  • 文化史
  • 清代
  • 曆史
  • 紅樓夢
  • 西洋名物
  • 文化考據
  • 古典文學
  • 外國元素
  • 清代小說
  • 名物考
  • 中西融閤
  • 文學研究
  • 曆史考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收錄瞭方豪紅樓夢論文及相關文獻6篇。方豪以中西交通史之觀點,運用豐富的中西文獻,考證《紅樓夢》中呢布類、鍾錶、工藝品、玻璃品、機件、美術品、食品、藥 品、動物等西洋名物,以此推考《紅樓夢》故事背景。

著者簡介

方豪(1910—1980) ,曆史學傢,天主教司鐸。精通拉丁文及歐西方言,治中西交通史、天主教史,兼及宋史、颱灣史。1974年,獲選中央研究院院士。1975年,教宗保祿六世授名譽主教,領濛席銜。

方氏治史,中西貫通,著述甚豐,師法陳垣,為史料學派代錶人物,牟潤孫譽為「新會學案第一人」。

圖書目錄

從紅樓夢所記西洋物品考故事的背景
李煦和西洋人直接交往的紅樓夢人物
答葛建時、嚴鼕陽二先生論紅樓夢的故事背景
方豪緻鬍適信
潘石禪先生重規來函
在颱灣完成的妙復軒石頭記評
國初鈔本原本紅樓夢弁言
我的伯父方豪(代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在寻红学书籍与觅方豪作品(《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之间,偶得此书,幸甚至哉!从初中渐萌对红学的兴趣,到大学初涉中西交流史,二种学问皆为我所爱,今日读是书,拍案称道:竟有人能把看似毫不相干的二者,置于一处谈论,还能说得严密有序。【因书已不在手边,仅凭记忆挪列...  

評分

一部洋洋洒洒上百万字的《红楼梦》,从问世之初就得到上至显贵、下到俚俗的喜爱,至今已无法统计它的读者数量。因为一本书而成为一门学问——红学,研究者遍及海内外,一时蔚然成风,至今不衰,可以说寰宇之内罕见。 如果统计一下《红楼梦》的研究现状,不难发现,研究人物的有...  

評分

四大名著中,《红楼梦》的爱好者最爱各种考证研究,普通读者也喜欢参考考证分析的书籍,反复品评。“红学”研究已经发展成为综合性强、关注度高的一门显学,最著名的红学大师莫过于周汝昌先生。正因为《红楼梦》中所涵盖的学问庞杂,诗词歌赋、医药、故事背景、作者生平等都成...  

評分

方豪(1910—1980),字杰人,洗名貌禄,天主教司铎,浙江杭州人。幼入天主教修道院,1935年晋铎,成为教士。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次年辗转至云南昆明,主持《益世报》,后任教于浙江大学(贵州遵义)、复旦大学(重庆北碚)。抗战胜利后,至北京主持上智编译馆,兼任辅仁大学...  

評分

四大名著中,《红楼梦》的爱好者最爱各种考证研究,普通读者也喜欢参考考证分析的书籍,反复品评。“红学”研究已经发展成为综合性强、关注度高的一门显学,最著名的红学大师莫过于周汝昌先生。正因为《红楼梦》中所涵盖的学问庞杂,诗词歌赋、医药、故事背景、作者生平等都成...  

用戶評價

评分

這個方豪是不是李敖說的那個神父?

评分

考證還挺有意思的

评分

這本書從《紅樓夢》所載的全部西洋物品(如西洋鍾錶、布料、玻璃製品、葡萄酒、藥物等)入手,詳細考證各類物品的傳入途徑,在康雍乾時期的流行情況等,以對紅樓夢故事年代、成書時間、前後是否為同一作者等問題做齣補證。尤其是關於西洋傳教士與康熙皇帝,以及曹寅內兄李煦之間的來往的資料,最開人眼界。 方豪作為中國教士,文史知識是自學,但他精通英、法各國語言及拉丁文,在天份苦功之外,另闢蹊徑,專攻明清中西交流史與中國天主教會史,自成一傢。榮膺“中央研究院”院士。 另外吸引人的是其學術態度。本書考證中夾有議論:周汝昌對他的作品過譽,認為發現“重大”,而且“確鑿無疑”,他不以為然,說“我自己就不會這麼想”。而得到不重史實,隻守成見的批評時,他暢言“學術為自由研究,豈能以一己之見視為天經地義?”學人之風,可見一斑。

评分

這個方豪是不是李敖說的那個神父?

评分

這本書從《紅樓夢》所載的全部西洋物品(如西洋鍾錶、布料、玻璃製品、葡萄酒、藥物等)入手,詳細考證各類物品的傳入途徑,在康雍乾時期的流行情況等,以對紅樓夢故事年代、成書時間、前後是否為同一作者等問題做齣補證。尤其是關於西洋傳教士與康熙皇帝,以及曹寅內兄李煦之間的來往的資料,最開人眼界。 方豪作為中國教士,文史知識是自學,但他精通英、法各國語言及拉丁文,在天份苦功之外,另闢蹊徑,專攻明清中西交流史與中國天主教會史,自成一傢。榮膺“中央研究院”院士。 另外吸引人的是其學術態度。本書考證中夾有議論:周汝昌對他的作品過譽,認為發現“重大”,而且“確鑿無疑”,他不以為然,說“我自己就不會這麼想”。而得到不重史實,隻守成見的批評時,他暢言“學術為自由研究,豈能以一己之見視為天經地義?”學人之風,可見一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