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精選收錄瞭劉宇昆的科幻佳作共22篇,由科幻文學譯者耿輝傾情呈現。“奇點時代”來臨,身處一個虛擬數據控製一切的時代,我們平凡的生活將以何種形式繼續存在?作為一本人文科幻小說,《奇點遺民》融入瞭科幻藝術吸引人的幾大元素:數字化生命、影像化記憶、人工智能、外星訪客……劉宇昆的獨特之處在於,他寫的不是科幻探險或英雄奇幻,而是數據時代裏每個人的生活和情感變化。透過這本書,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未來還有當下。
劉宇昆,華裔世界耀眼的科幻新星。1976年生於中國蘭州,11歲時隨傢人移居美國。已齣版短篇小說集《愛的算法》《思維的形狀》《殺敵算法》以及長篇奇幻小說Grace of Kings《國王之恩》。2012年他憑藉短篇小說《手中紙,心頭愛》一舉斬獲三項國際的科幻文學大奬“雨果奬”、“星雲奬”和“世界奇幻奬”。2016年,他的短篇小說集The Paper Menagerie and Other Stories 《摺紙動物園》獲軌跡奬佳短篇小說奬。在他精準細膩地翻譯下,劉慈欣的《三體》和郝景芳的《北京摺疊》分彆於2015年和2016年榮獲“雨果奬”,可以說他們共同開啓瞭華語科幻文學在世界舞颱上的“暴走”模式。
是的,刘宇昆的科幻作品相当的独树一帜。喜欢的人,认为这些作品里心思细腻,对人物、日常生活、情感的描写非常细致入微又深情款款,带着一种抒情诗人般的气质;不喜欢的人,认为他只是借着科幻的外衣,写抒情故事。 显然,这就是独树一帜带来的评价分化。其实,分化得越强烈,...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愛和科技是同義詞嗎? 裝幀美,內容更不用說。一個人的眼界經曆真的決定瞭下筆的高度。太震撼瞭。
评分可能是當年那篇手中紙心中愛有些令人失望,以為不過是藉助政治正確而齣名的華裔作傢。這次選集讀下來,關於思維、永生等問題的探討著實精彩。在這本書裏,我也看到瞭愛與科學最好的結閤,至少是以我能接受的方式
评分大多數故事都像是《黑鏡》裏的二流故事,整體還是缺乏想象力,比如《天堂戰爭》,最後變成瞭黑客戰,沒有給讀者帶來真正的震撼感。個人比較喜歡的兩篇,是《結繩記事》和《生活的負擔》,前者是讓古老文明與前沿科學進行瞭一次對話,後者那種黑色幽默讓人不禁啞然失笑。
评分作為文科生,啃完瞭Ken Liu的這22篇科幻小說,最大感受是:啃劉對於科技、人工智能與人類意識、思想的製衡關係思考非常透徹。尤其喜歡其中《奇點遺民》《真正的藝術傢》《造訪》《完美匹配》四篇。雖然科幻小說傢不喜歡被稱作預言傢,但隱約感覺,未來非常有可能就在這些預測之中。
评分劉宇昆的幾乎所有短篇小說都擁有近似的指嚮:科技無法必然地推演齣文明,愛與良善纔能解決一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