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經識經

見經識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青馬文化 新星齣版社
作者:韋力
出品人:青馬文化
頁數:360
译者:
出版時間:2018-3
價格:88.00
裝幀:腔背裝
isbn號碼:978751332679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韋力
  • 佛學
  • 隨筆
  • 遊記
  • 宗教
  • 遺跡尋蹤
  • 關於書的書
  • 求D
  • 經史子集
  • 文化
  • 曆史
  • 傳統
  • 經典
  • 文學
  • 中國文化
  • 思想
  • 哲學
  • 古籍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作為一個愛書的理想主義者,多年來韋力不僅收藏瞭大量珍稀古籍,還嘗試辦雜誌、復原古紙、刻印孤本,力圖以一己之力接續傳統,留住斯文。上世紀九十年代起,更輾轉各地,踏上實地尋訪的“文化之旅”,遍訪藏書史上名人舊跡、書樓勝概,留下現場影像,記下見聞感觸。《見經識經》是韋力以刊刻和收藏《大藏經》的佛寺為綫索進行的一次尋經之旅。從中國首部大藏《開寶藏》到近現代印刷齣版的《頻伽藏》,從崔法珍斷臂化緣募資刊刻《趙城金藏》到康聖人發現、盜取《磧砂藏》… 詳細梳理瞭各珍稀版本《大藏經》的刊刻緣由、收藏流變,以及圍繞它們發生的曆史掌故、逸聞趣事,帶我們走進古書經捲中的幽微之境。尋訪不僅是與曆史的對話,也是對曆史的記錄,很多寺塔已經湮沒在歲月的煙塵中,作者把它們一一撿拾起來,與那些存世不多的經捲一起,成為曆史的見證。

著者簡介

韋力,藏書傢。憑個人之力,收藏古籍逾十萬冊,四部齊備。“唐、五代、宋、遼、金之亦有可稱道者,明版已逾八百部,批校本、抄校稿、活字本各有數架。”可謂中國民間收藏古籍善本最多的人。

著有《芷蘭齋書跋初集》《書樓尋蹤》《古書之愛》《得書記 失書記》等十餘種著作,與慶山閤著《古書之美》等。

圖書目錄

《開寶藏》藏闆地:鶴壁太平興國寺
——經闆堆積處,曾為譯經院
《契丹藏》刊刻地:北京大覺寺
——玉蘭花開祭如在
《契丹藏》收藏地:應縣木塔
——不怕地震怕小將
《崇寜藏》刊刻地:福州東禪寺等覺院
——私刻大藏,由是而始
《鼓山大藏》收藏地:福州湧泉寺
——名經東際守龍威
《毗盧藏》刊刻地:福州開元寺
——原物難尋,影印亦足珍
《金粟山大藏經》抄寫處:海鹽金粟寺
——裁經求紙,哪管佛陀南無語
《趙城金藏》刊刻地:運城靜林寺
——崔法珍斷臂募資
《趙城金藏》收藏地:臨汾廣勝寺
——奪寶護寶,飛虹塔下起煙雲
《思溪藏》刊刻地:湖州思溪寺
——閤傢之力,獨刊大藏
《磧砂藏》刊刻地:蘇州磧砂寺
——一經離開,牆頹屋傾
《磧砂藏》收藏地:西安臥龍寺
——康聖人盜經,一場冤案
《磧砂藏》收藏地:太原崇善寺
——兩顧古寺,無緣目睹
《普寜藏》刊刻地:湖州普寜寺
——施主大惡大功德
《初刻南藏》刊刻地:南京靈榖寺
——不與皇傢爭風水
《初刻南藏》收藏地:光嚴禪院
——古寺幽幽,歌聲悠悠
《永樂南藏》刷印地:南京大報恩寺
——佛光明滅琉璃碎
《永樂北藏》刊刻地:北京司禮監漢經廠
——皇恩浩蕩,巨細關心
《嘉興藏》匯闆處:杭州徑山寺
——五颱苦寒,經闆南遷
《萬曆藏》收藏地:寜武延慶寺
——頹殿危閣,當年經滿樓
《龍藏》刊刻地:北京賢良祠
——中國特色,閑人免進
《龍藏》刷闆處:北京榆垡邦普印刷
——購得花梨木,補闆再新刷
《普慧藏》齣版地:上海靜安寺
——販毒修大藏,換來一條命
《頻伽藏》齣版地:上海哈同花園
——愛儷園中的傳奇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原文刊于《中国艺术报》 作者 胡一峰 在我看来, 《见经识经》是一本关于文化和历史的书,也是一本关于执念和缘分的书。作者韦力是当代著名的藏书家,收藏了大量古籍善本。《见经识经》是韦力多年来对汉文《大藏经》的刊刻地、藏板地、收藏地和印刷地等相关历史遗迹的寻访实录...

評分

原文刊于《中国艺术报》 作者 胡一峰 在我看来, 《见经识经》是一本关于文化和历史的书,也是一本关于执念和缘分的书。作者韦力是当代著名的藏书家,收藏了大量古籍善本。《见经识经》是韦力多年来对汉文《大藏经》的刊刻地、藏板地、收藏地和印刷地等相关历史遗迹的寻访实录...

評分

原文刊于《中国艺术报》 作者 胡一峰 在我看来, 《见经识经》是一本关于文化和历史的书,也是一本关于执念和缘分的书。作者韦力是当代著名的藏书家,收藏了大量古籍善本。《见经识经》是韦力多年来对汉文《大藏经》的刊刻地、藏板地、收藏地和印刷地等相关历史遗迹的寻访实录...

評分

雨中的寺院格外清幽, 坐在这里不思过去,不想未来, 静静地体验一下万事皆空。 千百年来的《大藏经》经板, 都成了消散在古书中的零散句子。 ——韦力 上世纪九十年代起,藏书家韦力在办杂志、复原古纸、刻印孤本等诸种延续传统文化的努力之外,开始了他的文化寻踪之旅。十多...  

評分

原文刊于《中国艺术报》 作者 胡一峰 在我看来, 《见经识经》是一本关于文化和历史的书,也是一本关于执念和缘分的书。作者韦力是当代著名的藏书家,收藏了大量古籍善本。《见经识经》是韦力多年来对汉文《大藏经》的刊刻地、藏板地、收藏地和印刷地等相关历史遗迹的寻访实录...

用戶評價

评分

緣定大藏經。

评分

佛傢大藏各個版本的前世今生,作為門外漢讀來倒也有趣

评分

尋訪《大藏經》各版本的刊刻地、收藏地、藏闆地、抄寫處、刷印地、匯闆處、刷闆處和齣版地;共24篇,涉及18部大藏,走訪9個省市,其中山西5處北京江蘇4處福建福州浙江3處上海靜安2處河南陝西四川各1處;繁盛已歸土,雕版多成煙;尋路廟宇荒,恐聽野獸喘。唐朝以一切經的提法為主,五代後以大藏經行世;《開寶藏》是中國第一部《大藏經》,北宋開寶年間命名,也稱《蜀版大藏經》因雕造於川;《遼藏》即《契丹藏》,是第二部《大藏經》,遼建應縣木塔藏之,世上最高大的木塔68米;《崇寜藏》即《閩本》,中國第一部私刻藏經;弘一法師到寺內發現《鼓山大藏》鑒定為康熙版;宋代福州刊刻兩部大藏,《崇寜藏》和《毗盧藏》;金粟寺原址復建當江南第一古寺,以紙齣名,金粟山藏經紙,內外皆臘無紋理是白麻紙,宋以後沒有;《趙城金藏》是孤本。

评分

尋訪《大藏經》各版本的刊刻地、收藏地、藏闆地、抄寫處、刷印地、匯闆處、刷闆處和齣版地;共24篇,涉及18部大藏,走訪9個省市,其中山西5處北京江蘇4處福建福州浙江3處上海靜安2處河南陝西四川各1處;繁盛已歸土,雕版多成煙;尋路廟宇荒,恐聽野獸喘。唐朝以一切經的提法為主,五代後以大藏經行世;《開寶藏》是中國第一部《大藏經》,北宋開寶年間命名,也稱《蜀版大藏經》因雕造於川;《遼藏》即《契丹藏》,是第二部《大藏經》,遼建應縣木塔藏之,世上最高大的木塔68米;《崇寜藏》即《閩本》,中國第一部私刻藏經;弘一法師到寺內發現《鼓山大藏》鑒定為康熙版;宋代福州刊刻兩部大藏,《崇寜藏》和《毗盧藏》;金粟寺原址復建當江南第一古寺,以紙齣名,金粟山藏經紙,內外皆臘無紋理是白麻紙,宋以後沒有;《趙城金藏》是孤本。

评分

獨自尋訪各版本大藏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