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手帖”──文人间的书信便条,因为书法之美,流传下来,成为后世临摹写字的“帖”。然而,“帖”更是同时具有“私密”、“随性”却又极为贴近“真实”、“率性”的文体。暧昧迷离、若即若离,构成读“帖”时奇特的一种魅惑力量。
蒋勋,福建长乐人。1947年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宝岛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1972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1976年返台。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台湾大学、淡江大学,并担任东海大学美术系创系主任七年。现任《联合文学》社长,近年更专事两岸美学教育的推广。著有艺术论述《美的觉醒》、《身体美学》、《美的曙光》、《美的沉思》、《孤独六讲》等畅销书。
蒋勋老师的文章,大约在念大学的时候开始看的。从《孤独六讲》《生活十讲》《品味四讲》,唐诗宋词红楼梦,到《吴哥之美》《书法之美》《忘言书》《路上书》。基本在书店看到就会买。现在还会记得第一次在月时挑灯读《孤独六讲》时候的惊喜,反复翻阅,摘录整理,然后推荐朋友...
评分让我们来说说温柔,公子垂眉执扇拈花笑不语的温柔。 在以尖锐放荡昭示个性的魏晋南朝来说温柔,就像是要讲儒学的傅玄,卞壶一样,要被时尚抛弃淹没的。 确实也是这样的,像是王荟在桓温杀人时候表现出的不安不忍就没有哥哥王邵的从容自在好;陆云在被卢志有意称呼父祖姓名之后劝...
评分卿佳否?此恨何深 ——读蒋勋《手帖·南朝岁月》 文/张素闻 南朝岁月,在很多人印象中,是魏晋风度,是竹林七贤,是阮哭路穷,是嵇康的广陵名曲,是谢安的磕破屐齿,是王羲之和他的兰亭雅集,是王徽之的“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王谢堂前,文人雅事仿佛把南北朝战争的现实隐...
评分蒋勋老师的文章,大约在念大学的时候开始看的。从《孤独六讲》《生活十讲》《品味四讲》,唐诗宋词红楼梦,到《吴哥之美》《书法之美》《忘言书》《路上书》。基本在书店看到就会买。现在还会记得第一次在月时挑灯读《孤独六讲》时候的惊喜,反复翻阅,摘录整理,然后推荐朋友...
评分蒋勋老师的文章,大约在念大学的时候开始看的。从《孤独六讲》《生活十讲》《品味四讲》,唐诗宋词红楼梦,到《吴哥之美》《书法之美》《忘言书》《路上书》。基本在书店看到就会买。现在还会记得第一次在月时挑灯读《孤独六讲》时候的惊喜,反复翻阅,摘录整理,然后推荐朋友...
此书评价严重言过其实。蒋勋著作多类此,通篇杂七杂八,核心问题避而不谈。要算作随笔、杂感,作为入门了解的书,还不错;但要说是书法美学作品,只能呵呵了,既不谈书法本身,也无美学观点。另,还有个一疑问,此书写了一堆东晋书家,能算是“南朝”吗?
评分此书评价严重言过其实。蒋勋著作多类此,通篇杂七杂八,核心问题避而不谈。要算作随笔、杂感,作为入门了解的书,还不错;但要说是书法美学作品,只能呵呵了,既不谈书法本身,也无美学观点。另,还有个一疑问,此书写了一堆东晋书家,能算是“南朝”吗?
评分满目的俗气,华丽的修饰,过滥的抒情,杂乱的散文。居然描述的是一个最为精彩的时代,一往而有深情的人,寥寥数语的书信。奈何奈何! 还不如像作者念念不忘的日本人那样,把王羲之的手贴高清版放出来,对线条和章法进行科学的分析,把各家的释义罗列上去,让读者自行体会手贴后面的深情,无奈和美好。
评分蒋勋老师堪称升级版于丹了。勉强读完了。
评分此书评价严重言过其实。蒋勋著作多类此,通篇杂七杂八,核心问题避而不谈。要算作随笔、杂感,作为入门了解的书,还不错;但要说是书法美学作品,只能呵呵了,既不谈书法本身,也无美学观点。另,还有个一疑问,此书写了一堆东晋书家,能算是“南朝”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