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达多的心理学——对现代心理学说“不够”

悉达多的心理学——对现代心理学说“不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海南出版社
作者:金木水
出品人:
页数:240
译者:
出版时间:2017-4
价格:42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37043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佛学
  • 提升类-心理学
  • 心理
  • 宗教
  • 精神分析
  • 黑塞
  • 科普
  • 悉达多
  • 心理学
  • 现代心理学
  • 精神成长
  • 自我认知
  • 禅修思维
  • 人性探索
  • 心灵疗愈
  • 意识觉醒
  • 存在主义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有感于知识阶层的烦恼和现代社会中理性资源的匮乏,本书提出了三个问题:

一, 对现代心理学这门科学,我们为什么不能预期过高?

二,抛开神秘,佛学的理性价值何在?

三,佛学能否解决现代心理学解决不了的问题?

之所以会这样问,是因为现代社会人们空前关注心灵层面的问题,而现代心理学与佛学,都是关于心灵的智慧。作者对现代心理学进行理性的质疑,在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现代心理学在应对心灵问题时的“不够”,并分析了佛教思想中的理性价值;提出两者在应对心灵问题层面上的互通互补。

作者简介

金木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得芝加哥大学理学硕士及新泽西罗格斯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现旅居海外。作者视野开阔,文笔轻松,自幼爱好中西方文化,尤其是佛学、哲学、心理学,擅于理性地介绍佛学的原理与方法。另著有《当励志不再有效——自我平静的五步锻炼》,该书侧重佛陀的方法,而本书侧重佛陀的原理。

目录信息

目录
前言:两种智慧
第一部分.对现代心理学说“不够”——为什么我们对这门学科不能预期过高
1. 谁有病,谁没病,谁治病
2. 我爱心理,所以我批评心理学
3. 理性的冲击,上帝死了
4. 科学的冲击,实验活了
5. 行为的冲击,心不见了
6. 关不上也打不开的另一扇窗:弗洛伊德
7. 加一点动机,加一点认知
8. 真科学、伪科学及中间地带
9. 说“不够”, 以用户的名义
第二部分.悉达多的心理学——为什么抛开神秘佛学仍有其理性价值?
10. 哪一个悉达多, 哪一个佛教
11. 以自为洲,不太像宗教的宗教
12. 以法为洲,不太够哲学的哲学
13. 佛说心理:从苦开始
14. 佛说治疗:灭苦为终
15. 一种想, 思维不是我
16. 一种我,我也不是我
17. 一种觉,验证无我
18. 悉达多的认知疗法:无主亦无客
19. 悉达多的行为疗法:实践于正道
第三部分.连接生命的心理学——为什么佛学能解决现代心理学解决不了的问题?
20. 有信念,有感受, 才有生命
21.吾爱吾师,尤爱他对生命的专注
致谢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人们在最开始接触哲学时,总会产生这样的疑惑: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当然有人会明确地告诉你,你是人。不同于动物花草木石,人是有思想,有意识的。因而现实生活中,人有烦恼,有矛盾。人渴望完美,但现实总是充满失望和不公平;人眷恋生命,可死亡却越来越近;人...  

评分

人们在最开始接触哲学时,总会产生这样的疑惑: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当然有人会明确地告诉你,你是人。不同于动物花草木石,人是有思想,有意识的。因而现实生活中,人有烦恼,有矛盾。人渴望完美,但现实总是充满失望和不公平;人眷恋生命,可死亡却越来越近;人...  

评分

评分

人们在最开始接触哲学时,总会产生这样的疑惑: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当然有人会明确地告诉你,你是人。不同于动物花草木石,人是有思想,有意识的。因而现实生活中,人有烦恼,有矛盾。人渴望完美,但现实总是充满失望和不公平;人眷恋生命,可死亡却越来越近;人...  

评分

人们在最开始接触哲学时,总会产生这样的疑惑: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当然有人会明确地告诉你,你是人。不同于动物花草木石,人是有思想,有意识的。因而现实生活中,人有烦恼,有矛盾。人渴望完美,但现实总是充满失望和不公平;人眷恋生命,可死亡却越来越近;人...  

用户评价

评分

总结性太强,有点枯燥

评分

通俗易懂又思想清晰的奇书。 极有思想见地,实用性。 轻松简约不简单。

评分

作为畅销书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评分

到底是在讲佛学,还是在讲佛教。作者像是把这两个词混着用,初觉不妥。愈读愈觉这是本奇书,对现代心理学说不够很惊艳,但是后半部分依旧是说食不饱。 心理学是不是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学问?我觉得不是,就像政治学也不是教人当官,经济学也不是教人赚钱。只能说,对这些是有帮助的。硬要说现代心理学偏离了方向,真是有点浪费作者对科学史的深刻认识。 佛学和心理学的神交,因为佛学谈苦,心理学谈烦恼,苦即烦恼。两者是最关心生命的学说。佛学的核心是心理学。要这么说,谁的核心不是心理学呢? 那么什么是心理学呢,作者非常漂亮地论述了心理学剥离宗教,哲学的历程,以及心灵和行为的进退之争。行为肯定是科学,但是弗洛伊德这个异端用自己的天才保留了心灵的份额。 作者都没有讲为什么心理学要成为科学,就要给它剥离科学性。

评分

通俗易懂又思想清晰的奇书。 极有思想见地,实用性。 轻松简约不简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