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德海是優異的評論傢,更是卓越的閱讀者,涉獵廣、用心專,所見所指皆為人心與世事之根本。本書既解讀《左傳》《詩經》《隨筆集》(濛田)這樣的經典之作,也摹想玻爾、海森伯、薇依這樣的偉大心靈,還分享金庸、金剋木、張五常等對作者本人影響甚深的作傢與作品,而這一切,都是為瞭讓作者讓我們更瞭解自己,以便有可能,成為更好的人。
黃德海 1977年生,山東平度人,現居上海。中國現代文學館特聘研究員,曾獲“《南方文壇》2015年度優秀論文奬”,“2015年度青年批評傢”奬。著有文學評論集《若將飛而未翔》、隨筆集《個人底本》,翻譯有《小鬍椒成長記》,編選有《書讀完瞭》《文化三書》《野味讀書》等。
一直在冥冥中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有本书是专意为你写的。这想法荒谬,但却执拗地存在心中。这样人就如中蛊,疯狂地出入阅读中。为寻找这本书,一读多年;再读,又多年如是,却终未找到。心下不免丧意。像信了谎言,又上当于神旨。而此念出,便随即一惊,我怎敢生这叛逆念想。 等...
評分 評分黄德海不止一次地申明,文学批评不是创作的附庸,评论家更不是只为讨作家欢心的阐释者和鼓掌的人。和创作一样,评论也是一种写作。文学评论和文学创作,面对同样的世界和生活发言,批评家甚至要比作家想得多,考虑得更多。黄德海有过一个生动的比喻,说批评家并不是岸上的裁判...
評分文/刘海涛 文字是被提纯的心魂 http://wyb.chinawriter.com.cn/content/201801/29/content2591.html “一个企图在精神领域有所领悟的人,就必然被迫跟书生活在一起”,黄德海于随笔集《书到今生读已迟》的代序中写道。最早知道黄德海是在木叶的微信朋友圈,几年来这个名字不...
評分站在元點,嘗試用春鞦、古希臘時期人的目光與思路來理解現在。雙嚮的理解。
评分除瞭寫金庸的那一篇,其他第一遍看起來有些吃力????。可能是因為那些旁徵博引,我都過於陌生。慚愧慚愧,有空會看第二遍的。以我學習的經驗來說,第一遍學不懂的東西,多看幾遍總能領悟! 對瞭,書名我是真的很喜歡????
评分就憑金庸小說中的成長一篇,也應該給五分。讀傳劍一段,“這真是閱讀中難得的愜意時光,此前儲備的經驗和知識似乎全部調動瞭起來,在跌宕的情節中貫穿為一體,世界如同被清洗過一遍,街道山川曆曆分明,讓人耳目為之一新。” (p. 160)
评分就憑金庸小說中的成長一篇,也應該給五分。讀傳劍一段,“這真是閱讀中難得的愜意時光,此前儲備的經驗和知識似乎全部調動瞭起來,在跌宕的情節中貫穿為一體,世界如同被清洗過一遍,街道山川曆曆分明,讓人耳目為之一新。” (p. 160)
评分很會抄書的黃德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